CNML格式】 【 】 【打 印】 
王崑義:蔡英文台獨思想的本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5 12:20:48  


  中評社台北12月5日電/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今天在旺報撰文說,2012年“總統”大選第一場電視辯論會正式交鋒,蔡英文提出的“台灣共識”意外獲得馬英九的迴響,他表示願意商討一中各表的問題。但事實上,蔡英文依然脫不掉她台獨思想的本質。 

  文章認為,在台灣的台獨只有一種,那就是“台獨”,台獨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建立“台灣共和國”,也就是從1950年“舊金山合約”簽訂以後,出現“台灣未定論”的主張,現在民進黨利用“中華民國”借殼上市,只是一種手段,並非是一種目的。如果把手段和目的給混淆,那麼就無法認清台獨的本質。 

  台獨的本質,最早是反對國民黨的“威權統治”,並沒有把中國大陸視為“敵人”。但在蔣介石執政後期,他開始時一方面反共,一方面又反台獨,並把兩者當成是同路人。特別是當時海外台獨人士被列為“黑名單”者眾,他們無法返台,只能在海外從事台獨的運動。 

  李登輝主政時期,在民主化的浪潮下,台灣鬆動了對台獨人士的管制,所以許多台獨人士終於可以返台從事正當性的台獨活動。而這一批海外回台的台獨人士,他們帶回台的思想,很快的跟台灣本土的黨外人士結合,最後又併入民進黨,讓民進黨的本質完全走向台獨化。所以,不管是“台獨黨綱”,或是“台灣前途決議文”,都沒有脫離台獨的本質,這跟陳水扁從不從事“法理台獨”、“文化台獨”,並沒有必然的關係。陳水扁即使不從事“法理台獨”、“文化台獨”,他一樣會走台獨的路線,以達成他統治的“政治基礎”。 

  現在的蔡英文,大家熟知的是她那兩句“和而不同、和而求同”,這兩句話中,最重要的是“和而不同”,亦即兩岸本來在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上就是不同,要求同,除非大陸或台灣改變制度,否則只是沒有意義的話,因為蔡英文所意指的“和而不同”本質就是台獨。 

  由於綠營人士從這句話的解釋,相信蔡英文內心裡並沒有放棄“台獨”的思維,所以即使她說不排除到大陸訪問,台灣獨派人士並沒有反彈;她說不廢ECFA,反對ECFA最力的台聯黨也閉嘴。讓人想到2009年初,呂秀蓮表態願意以“玉山午報”創辦人身份到大陸訪問,卻立即遭到獨派的強力反彈,讓她想要訪問大陸的意願始終無法達成。 

  這就是說,呂秀蓮想訪問大陸,但她的台獨意識是否堅定,台獨人士並沒法掌握,所以他們怎樣也要阻擋呂秀蓮到大陸訪問。這主要是因為呂秀蓮既沒有參與“兩國論”的討論,也沒有後來參與陳水扁主張“一邊一國”的論述。因此,台獨人士所關心的是“兩國論”、“一邊一國”能否成型,而不是什麼“法理台獨”、“文化台獨”,甚至現在新提出的“價值台獨”。 

  文章指出,如果要再解釋蔡英文的台獨主張,應該從她後來說的兩句話來解釋,一句是“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是“中華民國”,另一句是“台灣既是我們的家園,也是一個有‘主權’意涵的地方”,從這兩句話的演繹,最重要的當然是那一句“台灣是一個有‘主權’意涵的地方”,沒有談到“主權”,談再多的什麼“台獨”都是空泛的想像。這也是她拋出“台灣共識”背後的思想主軸。 

  所以理解蔡英文的“台獨思想”,只要從“兩國論”與“一邊一國”這兩句具有實質意義的話語中來思考,就不必在“台獨”面前加入太多的形容詞,否則只是混淆了台獨真正的本質。 

  以蔡英文的特質來看,她不可能像馬英九使用否定句的“不統、不獨、不武”,否定句只會像陳水扁在2000年提出“四不一沒有”一樣,弄到最後什麼也沒有。蔡英文能在三年多內快速帶領民進黨再起,主要是她很少說“不”,而常常使用“是”的說法,這也是因為陳水扁家族貪污而失去方向的民進黨,能夠快速找到方向與崛起的主因。所以,思考蔡英文“獨”的本質,從“是”的方向去尋找就對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