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復興絲綢之路,打破美國圍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1 00:07:12  


  中評社北京12月1日電/本周三,希拉里將抵達緬甸,成為50多年來第一位訪問緬甸的美國國務卿。

  環球時報文章稱,千百年來,緬甸一直是中國的“胞波兄弟”,對中國戰略上極為重要,是中國避開南中國海和馬六甲海峽,由中國西南腹地直下印度洋的捷徑。2010年11月,緬甸政局發生變化。西方極力借此機會把親中國的緬甸拉出“中國軌道”。緬甸新總統上台不久,單方面叫停中緬密鬆電站合作項目。西方媒體說:“沒人知道為什麼吳登盛會作出這個驚人的決定,或幕後有操縱者。”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第一時間對此表示歡迎。一個月後,希拉里宣布訪問緬甸。

  這是美國實施其新亞洲政策的一個重大行動。在結束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後,美國把戰略中心移向中國周邊,目標是中國。

  2011年9月12日,希拉里提出了繞開中國,建立一個由大中東和大中亞經阿富汗、巴基斯坦到印度的“新絲綢之路戰略”。在這個戰略裡,“土庫曼斯坦的油氣田將滿足巴基斯坦和印度不斷增長的能源需要,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提供可觀的過境收入。塔吉克斯坦的棉花將被制成印度的棉布。阿富汗的家具和水果將出現在阿斯塔納、孟買和更遠的地方”。
 
  同時,美國總統奧巴馬啟動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這個所謂的“21世紀貿易條約”以中國不是完全市場經濟國家為理由把這個世界最大的貿易國家排除在外。卻把另外一個自由市場遠不如中國的越南拉進去。奧巴馬還決定從明年夏天開始,把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節省下來的軍費用在亞太地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