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羅范椒芬:香港教改 被外國看作是典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11-24 00:24:34


羅范椒芬認同即將宣佈參選特首的梁振英所講的教育界未來“休養生息”的觀點。(中評社記者攝)
 
  另外一個問題是,通常教育委員會會請一些很優秀的校長和老師來咨詢意見,問題是他們都屬於能力很強的人,什麼都可以做得到,可是其他人未必做得到。造成的問題是,開始都是他們自認做得到,政策出來了我們又挨罵,覺得很委屈。後來我就跟我同事說,我們需要不同層次的學校、不同程度的老師,都要參與其中,咨詢的包容性要更闊。還有推行政策的緩急問題等等,我都有反思。有一句話叫“Self-fulfilling prophecy”(自我完成),成功也好,失敗也好,基本上都是制度裡面可以決定的事。就算我們劃了很好的藍圖,制度裡面的東西如果不能做到的話,或者不根據這個去做的話,那只可能失敗,這就不是我們可以完全掌控到的事。 

  至於你說毀譽參半,我想說的是,其實在海外,香港的大規模教改被很多人看作是學習的典範,很多客觀的數據都顯示結果不差。最近我很心痛,見到一些小學生功課壓力很大,我覺得這是大家的理念未轉變,其實評核試完全不是為了比拼,而是為了測試學生到底學到了多少,還有哪裡不明白。這個系統評估,我也向內地和外國去推介,香港其實做得非常好,每一條題考評局都分析到底百分之幾的學生答對,為每一間學校分析這間學校的學生答對的比例與香港整個平均相比如何,答錯的原因是什麼,教師就可以根據這個反饋,知道自己教得怎麼樣,是不是用一種不同的方法去教,學生能掌握更好。我們有很多很好的東西,可能在某些條件下會遇到困難,但是遇到困難並不是意味著需要推翻整個制度,不能輕易這麼做。  

  至於梁振英講的“休養生息”,我覺得其實不是不可能的。目前教改幾乎所有的措施都已經出籠。“三三四”2012年進行一批考試,現在在討論校本評核的東西是不是太多,如果校董或者教育部門能夠請所有的老師一起來,調整一下校本評核的內容,如果能夠調整好的話,我覺得基本上教改已經完成。老師們通過不斷熟練不斷熟練,就不會覺得那麽吃力了,第一輪總是會覺得很吃力,太多不明朗的因素會帶來心理的負擔,並感到工作壓力很沉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