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戛納峰會顯示權力向中國轉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08 19:14:57  


11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G20戛納峰會開幕前會面。
  中評社香港11月8日電/英國《衛報》11月6日載文《戛納顯示權力已經移向北京》,摘要如下:

  全球經濟有三個重要支柱,即美國、歐盟和中國。美國是這場危機的始發地,其房地產市場泡沫腐蝕了金融部門。歐洲是危機目前的所在地,人們擔心那裡的單一貨幣會分崩離析。儘管中國自2008年底擺脫蕭條後快速前進,但它有可能是下一個。

  中國目前至關重要這一情況很能說明自這個國家10年前成為一個成熟市場經濟體——以加入世貿組織為象徵——以來的發展狀況。西方的金融崩潰和東亞的快速增長改變了全球化的貿易條件,導致力量對比像一個世紀前那樣發生根本性的轉移。

  在2001年,全球事務仍然由美歐日牢牢掌控。不過即便在那時也出現了改變的跡象。到20世紀末,中國已經享受了20年的驚人擴張,並且在21世紀的頭11年繼續這一勢頭。經濟實力轉化為政治影響力,如今中國在大國秘密會議上坐到了首席,就像日前在法國戛納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那樣。

  不足為奇,事件的焦點是解決歐元區危機,但人們難以擺脫在過去10年權力已經從西方轉移至東方的感覺。這不僅僅在於薩科齊和默克爾討飯碗,懇求中國動用外匯儲備為歐盟的緊急救助基金提供資金,也不在於中國領導人對告誡歐洲必須協同行動、而就在不久前還是歐洲告誡中國這一情況感到很愜意,而是在於中國帶著困惑和嘲弄交織的心情審視最近的事件:希臘取消公投,意大利承受的市場壓力增大,衰退逼近,無力貫徹不久前在布魯塞爾宣布的救助計劃。人們對比亞洲在1997年至1998 年應對金融危機的方式——比較結果讓歐洲高興不起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