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G20何去何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08 11:13:29  


 
  其次,G20對內部正在出現的重大問題缺乏評估與監管。當2010年全球經濟從金融危機中顯現出一點復甦跡象時,G20就面臨內部成員在貨幣與財政政策上“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危險。先是美國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差點引發全球“匯率戰”和貿易戰,以及今年美國又因債務上限調整問題導致的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一片恐慌,而後是自去年以來至今越演越烈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可以說,上述問題都是G20產生以來出現的,並對全球經濟復甦與增長產生直接影響,按理G20應該有相應有效的機制予以主動的關注、評估和監管,但事實是G20基本上無動於衷,置身事外。只是在峰會召開之時抱佛腳,就像這次歐洲債務危機被臨時納入戛納峰會議題,短短兩天會議怎麼可能協商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呢?

  G20要走出“救火隊”的角色定位

  而G20之所以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作為全球經濟治理平台沒有發揮盡如人意的作用,在於其自身的角色定位。作為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救火隊”,G20這種臨時性的角色定位一直沒有發生變更。可以肯定,如果沒有向長效機制轉化,G20將不可避免無疾而終的命運。但要實現長效機制化,G20就必須從技術和政治兩個層面上下功夫。

  從技術的層面講,一方面,G20必須建立自身的運作機構,有效參與實質性的全球問題治理。就拿這次幫助解救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問題來講,金磚國家之所以只同意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注資,是因為G20本身沒有對這筆錢進行打包和使用監管的有效機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