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日海上衝突升級。去年,日本扣押了一艘過於逼近日本的中國漁船的船長。中國對此的反應如此激烈,以致日本之後迅速舉行了大規模軍演,模擬可能的中國入侵西南諸島的情形。不難預想諸如此類的事件可能逐步升級並最終失控。而日本和韓國一樣,已被正式納入美國的核保護傘之下。日本是否以為它有美國的核武器作為後盾?美國是否會忍不住誇大它為日本動用核武器的意願,以便嚇阻中國?
四、中國或印度佔領存在爭議的領土。印度國內政治日益受到民族主義情緒的影響,其領導人對中國實力的崛起有不安全感。不難預想,某位古怪偏執的印度政治家或緊張的將軍試圖先發制人,阻止想像中的中國對爭議領土的入侵。美國作為印度的親密盟友很可能不得不介入———正如它曾經介入印巴衝突一樣。但是,這或許會加劇動盪,令形勢失控的風險更大。
五、東南亞衝突升級。越南、柬埔寨、老撾和泰國都有鼓吹民族主義的政治力量,它們有時可能過度執迷於邊境爭端和地區競爭。現在看來,它們當中沒有一個準備打仗,但隨著這些國家在未來幾十年內取得經濟和政治上的發展,這種情況可能改變。如果一些小競爭演變為戰爭,中國或許感覺不得不介入。美國試圖樹立自己作為東南亞爭端仲裁者的地位,它或許也會選擇介入。如果該地區爆發全面戰爭,中國和美國都可能陷入其中。
如果美中兩國想要避免核戰爭,它們需要加強的正是這一點:明晰的立場,相互瞭解,以及如果不能信任彼此,那麼至少信任彼此的動機和意圖。未來幾十年里,上述五種情況中的某一種很有可能出現。事態如何演變,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中兩國現在能打下什麼樣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