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媒體觀察:野田外交輪廓漸清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29 00:04:14  


野田佳彥
  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10月中旬,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出訪東盟三國,日本共同社稱其此行目的為“以日美關係為基軸,加強同亞洲民主國家的合作,以此制衡正在崛起的中國”,野田外交終於露出了較為清晰的輪廓。

  瞭望新聞周刊刊發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所霍建崗的文章稱,野田外交說到底只能是貌似現實主義的投機主義,見縫就插,見空子就鑽。

  野田上任前,部分媒體擔心對歷史問題持保守態度的他會在外交上持“強硬”態度。然而現在評論日本外交,已經很難用“強硬”或“溫和”來簡單地貼標簽了。道理很簡單,唯有一個有完全掌控局面能力的領導人,才能推出有自己特色的外交政策,或強硬,或溫和。

  而野田,和他的幾位前任一樣,因為執政基礎不穩固,缺乏足夠的權威,所以無論外交還是內政,都表現得缺乏“理想”。對他而言,穩定政權是最核心的目標,其他都應服務於此目的,因此野田外交說到底只能是貌似現實主義的投機主義,見縫就插,見空子就鑽。

  誰不給他空子可鑽,誰就能對他占據主動,美國正是這麼做的。對日本而言,美國就是一塊“鐵板”,鳩山由紀夫因主張“普天間基地遷出日本”與東亞共同體而觸怒美國,踢到了美國這塊鐵板,反作用力讓他不得不下台。菅直人和野田佳彥知道這塊鐵板不可碰觸,所以都採取了親近美國的政策。兩者不一樣的是,菅直人對美國的親近少見行動,美國人不滿意。因此菅直人一直想訪美與奧巴馬就《日美安保條約》修訂60周年發表共同宣言,但美國人直到菅直人下台都沒讓他如願。

  野田當然知道其中利害,上台前投書雜誌的《我的政權構想》與《我的政治哲學》據說在美國政界學界頗受好評,因為他在這兩篇文章中強調了日美同盟的基軸作用。上台之後,對美基本上是美國有什麼要求,野田盡量滿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