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化解妨礙中日互信的症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28 00:01:15  


10月23日,第五屆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這是開幕式前,與會委員集體合影。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在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五屆三次會議上,中方首席委員唐家璇提出,建設面向未來的中日關係,要重點推進增進政治互信和溝通國民感情兩大系統工程。為此,我與日方委員、日本前駐華大使阿南惟茂討論時提到,中日之間的有些麻煩問題,鄧小平說過,可以留給後人去解決。

  阿南回答,我們現在就是他的後人!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稱,作為中日友好關係老一輩開拓者的後人,我們應該有更多的智慧。正如阿南所說,中日之間,當年正是超越了價值觀的分歧,才實現了友好。恰恰正因為價值觀的不同,才有必要求同存異,友好相處,所以上世紀80年代,中日構建了友好關係。而此後,中國發展商品經濟,從表面上看,價值觀相近了,反而麻煩增加了。

  出現問題的原因很複雜,但中國的快速發展,的確引起了周圍有些人的不安,“中國威脅論”出現了,這可能是當前妨礙中日兩國政治互信、安全互信的症結所在。

  但13億人的中國,總要發展。在經濟發展後,當然也會有必要的國防力量的發展,包括也要搞一點印度、泰國都有的航母。

  關鍵是中日雙方如何看待對方。如果不能客觀、建設性地看待對方的變化,就談不上政治互信、安全互信。

  我以為,先發達起來的國家,或者正在快速增長的國家,既包括日本,也包括中國,都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以自己的價值、自己的模式強加於人,例如,中國現在選擇的道路既然取得成功,對它的願景,就不妨拭目以待;二是要習慣於歡迎、鼓勵後起的國家發展進步。尤其是兩國的有識之士,兩國的政府官員,都有責任,以這兩點來引導國民意識,國民感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