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京刊:美國能否接受與中國分享權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21 00:08:42  


 
  亞洲的“第三條路線” 

  希拉里的文章問世之際,美國總統選舉正在臨近。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是為表達下一屆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思路。就在文章發表後不久,美國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競爭者羅姆尼也發表了對外交政策的強硬表態,強調美國仍將領導世界。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說,對美國和希拉里來說,一個先決性的問題是,美國回到亞洲是打算重申美國在該地區的勢力,還是能夠接受與中國分享權力。

  該評論認為,希拉里的文章只是亞洲地區11月密集日程的序言。奧巴馬將首次出席於巴厘島召開的東亞峰會。他還將在其出生地夏威夷主持亞太經合組織(APEC)年度領導人會議。

  《金融時報》同時還分析說,無論美國採取何種新亞太政策,都必須跨越位於地區政治核心的基本矛盾。在經濟上,美國的盟友們正變得更依賴於中國,同時仍堅持加強與美國在安全問題上的聯繫。這看上去不像是長期可行的政策。

  澳大利亞策略師休‧懷特警告,美國堅持保有在亞洲的勢力,將導致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出現“災難性升級”,“因為單純地從經濟重要性來講,中國已變成美國有史以來遭遇過的最可怕的戰略競爭對手。” 

  懷特指出,亞洲有第三條路線:一種對該地區的共同領導,其中美國和中國扮演平等的角色。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則評論認為,中國不會對美國的表白感到愉快。但現實中,中國能做的確實有限。美國在亞洲的統治力量,不僅取決於華盛頓的絕對或相對實力,更來自美國作為亞洲戰略制衡者的獨特作用。

  國內媒體對此文回應較多。其中,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美國的戰略重心轉移,中國需要做的是“以不變應萬變”,處理好國內的發展問題是中國穩定的根本;處理對外關係仍然要奉行“韜光養晦”策略,少樹敵,多交友。

  金燦榮表示,美國將戰略重心放在亞洲很正常。因為未來西太平洋肯定是全球中心,這裡將有中國、印度等一流大國,地位將遠超當今歐洲在全球的地位。

  此外,由於希拉里的文章沒有提及台灣,也引發媒體關注。《台北時報》以《克林頓文章遺漏台灣》為題,指出希拉里在文中對台灣隻字不提不是 “疏忽”,而是“故意”。不過,文中同時援引一位美國國務院的消息人士的話說,“由此得出希拉里正降低台灣重要性的結論,是錯誤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