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俄羅斯《生意人報》在今年6月中俄簽訂天然氣供應協議之後,刊登了能源分析師米哈伊爾.克魯季欣的文章“價格問題”,認為中國人原則上並不需要俄羅斯天然氣。因為中國從已經建成的來自中亞和緬甸的管道進口天然氣即可解決中國的天然氣短缺問題。
中國國內的《環球時報》則在9月30日刊文“不必強求與俄羅斯能源合作”,直接駁斥了中國國內渴求與俄羅斯進行石油天然氣合作的看法,並提出“能源獨立”是中國今後努力的方向。
因此,雖然在普京訪華前,媒體都報道稱中俄將簽署能源合作協議。但隨著中國能源安全戰略以及能源供應地多元化戰略的逐步推進,能源合作在中俄關係中的作用將逐步下降,而這將使得中俄關係出現“空心化”趨向,削弱中俄關係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文章指出,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中俄軍事武器合作逐漸陷入困境。一方面,俄羅斯對於向中國出售高端武器越來越謹慎,並且明確表明不願向中國出售最尖端的武器系統。
與此同時,俄羅斯卻不斷向與中國有領土爭端的印度出售高端武器。另一方面,中國的國防工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中國越來越著重於獲得技術發展自己的國防工業,對俄羅斯製造的武器的需求已減少。此外,中國武器對外出口增長迅速,雖並不足以對俄羅斯構成實質性威脅,但俄羅斯也明顯提高了警惕。至今,種種跡象表明,中俄軍事武器領域的合作成分要小於競爭成分。
另外,中國近年來與中亞國家大力發展關係也引起了俄羅斯的警惕與不滿。雖然現階段中俄互有所求,特別是在反對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上,但這種共同利益不應被誇大,兩國之間的互信仍有限,這也決定了未來一段時間,中俄關係的發展將出現更多的不和諧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