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蔭權 |
中評社香港10月16日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將於8個月後卸任,昨日(15日)在《香港家書》節目中總結自己44年來的公職生涯。他坦承與香港經歷了喜、怒、哀、樂,在7年治港生涯中更面對過不少危機,有時更會氣餒,但他秉持著“香港仔”精神,最終仍能夠振奮精神再上路。他強調,香港從小島發展為國際城市和世界金融中心,這奇蹟靠的是香港每一個人心里的夢想。“無疑今日香港人對未來是有不同看法,有分歧,對公共利益分配亦有不同要求及期望,但這不應令大家失去夢想,對未來失去信心”。
香港文匯報報道,曾蔭權昨日在香港電台節目《香港家書》中說,自己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以“繼往開來”為題,在房屋、長者及基層問題都提出了新的應對措施,包括新居屋政策、優化“置安心”計劃、長者及殘疾人士兩元搭車優惠、家居照顧津貼、並撥款1億元予食物銀行、綜援及殘疾人士津貼出雙糧、公屋免租兩個月等援助基層措施。
工作具挑戰 做好呢份工
曾蔭權坦言,自己理解有人說這些新措施是好事,卻來得太遲;今屆特首任期將於明年結束,未知下任特首會否按計劃落實;有人則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曾蔭權在回應時強調說,他1967年加入香港政府,由二級行政主任起步,做到行政長官,至今已經44個年頭,多年來他抱著“盡力而為”的簡單宗旨去做事,“做好呢份工”,“我對香港的承擔,不會因此而有任何改變,我會盡最大努力,奮鬥至最後一分一秒”。
他回顧了自己7年來的特首生涯,坦言這是一份充滿挑戰的工作:“一國兩制”是一個創新制度,需要一個探索、發展的過程,而在香港這個利益多元而且分化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特首處身於不同階層利益、不同政治取向之間,要照顧平衡各方訴求,“‘要做好呢份工’是需要耐性,需要毅力,也需要信心。對我自己來說,這7年是一個重大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