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天宮”為人類航天接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0 08:14:09  


天宮一號發射升空
  中評社香港10月10日電/日本《中文導報》10月8日載文《中國“天宮”為人類航天接棒》,摘要如下:

  9月29日21時16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發射升空,中國在邁向空間站時代的同時,也顯示了為人類航天事業大膽接棒的勇氣和實力。

  全長10.4米的天宮一號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艙體最大直徑3.35米,比神舟飛船大了許多。11月初,神舟八號將在同一發射架上升空,在太空中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2012年底前,中國將陸續發射神舟九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由此,中國繼俄美之後,將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在美國航天飛機全部退役、美俄減緩太空探索腳步之際,中國伴隨著國力上升而穩步推進載人航天事業。自1992年起步至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突出成就。在2011年完成首次交會對接任務後,今後將形成三階段發展戰略:2012年底前,完成無人和載人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掌握飛行器空間交會對接技術;2016年前,研製發射空間實驗室,掌握空間站關鍵技術,開展相應的空間應用;2020年前後,研製發射核心艙和實驗艙,在軌組裝本體質量60噸級載人空間站,掌握載人空間站建造和運營技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可見,在中國雄心勃勃的載人航天事業中,天宮一號的發射和對接,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跨越,也是中國邁向空間站時代的開始。

  最近,美國已表示2017年之前不會試射搭載載人飛行器的新型火箭;俄羅斯也表示載人航天不再是太空項目中的優先選項。而中國則連續發射了“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並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在美俄減少載人飛行計劃,國際空間站事業後勁乏力的情況下,中國的天宮一號開始向宇宙進軍,儘管不是由16國共同參與的現行國際空間站事業的一部分,卻顯示了兩層重要意義。一、中國是一個自力更生的國家,因為遭拒絕受排斥,中國才毅然啟動自己的載人航天計劃,其結果將使中國成為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二、隨著中國空間站計劃的起步,人類的航天事業看到了新希望,也迎來了有力的接棒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