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大國航母之路為何殊途同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5 09:22:06  


 
  尼米茲 

  切斯特.威廉.尼米茲(1885~1966),軍事家、美國海軍五星上將,二戰期間指揮了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等戰役,人稱“海上騎士”。1945年9月2日他代表美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尼米茲去世後,美國海軍將建造的第一艘、也是當時最新銳的核動力航母命名為“尼米茲”號航母。

  美國:航母被下令停建 

  海軍將領“造反” 

  美國航母發展的起起落落、反反覆覆,最能反映出航母的興衰榮辱。

  當年美國飛行員尤金.伊利在“伯明翰”號和“賓夕法尼亞”號巡洋艦上的一起一降,本該引起美國海軍的高度重視,但由於當時戰列艦“巨艦大炮”的思想佔據統治地位,這次起降飛行,更多地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料”。

  一戰前後,美國軍界充斥著“空軍制勝論”的思想。陸軍航空勤務部隊副司令威廉.米切爾公然宣稱:未來的戰爭將由轟炸機決定勝負!1921年7月,米切爾親自駕駛一架戰鬥機,指揮8架雙翼轟炸機進行攻擊軍艦的模擬試驗,結果非常殘酷:1艘俘獲的德國戰列艦和兩艘退役的驅逐艦,在航空炸彈的輪番攻擊下,沉入海底。儘管這次轟炸攻擊不是實戰,但它表明,海上大型戰艦如果沒有有效的空中掩護將十分脆弱。然而,空軍和海軍互不服氣、爭執不下。

  即使是當時的美國海軍內部,多數高級將領仍堅信:戰列艦的厚甲巨炮,是海戰最終制勝的“法寶”,航空母艦隻是配屬兵力。但也有不少思維前瞻的將領比如裡夫斯海軍少將敏銳地認識到:像“薩拉托加”號配備有飛行大隊的大型航母,不應該只作為戰列艦的附庸,而應發揮自身優勢獨立作戰。裡夫斯還提出了一系列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戰術,但他卻遭到多數人的指責。

  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航空母艦編隊出動大批艦載機襲擊珍珠港,才給美國海軍敲響了警鐘:航母航空兵已成為決定海戰勝負的關鍵兵力。在此後的珊瑚海、中途島、萊特灣等大規模海戰中,美國海軍也不斷嘗到航母編隊的甜頭,並最終摒棄了以戰列艦為核心的決戰理論。這個從實戰中總結出的經典思想,深刻影響了二戰中後期乃至戰後美國航母的超速發展。

  但二戰後不久,美國航母發展再次受到一次不小的挫折,此事件後來被戲稱為“海軍將領造反”。1949年5月,狂熱支持發展空軍轟炸機的美國國防部長約翰遜斷然決定:停止建造開工僅5天的“合眾國”號大型航母,省下來的經費集中購買B-36重型轟炸機。此舉立即遭到一些美國海軍將領的公開批評,不少人甚至憤然辭職。幸虧很快美國最高當局發現了這一問題,及時予以補救,1952年7月,美國動工興建了“福萊斯特”級航母首艦,使用了多項新試驗成功的關鍵技術;接著,又建造了4艘噸位更大的常規動力航母。此後,接連服役了1艘“企業”號和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大型航母。

  目前,美國在役共有11艘大型航母,從數量、性能上把其他國家遠遠甩在後頭。但美國海軍並不滿足現狀,正在全力發展性能更優、滿載排水量均超過10萬噸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