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蕭萬長:ECFA為兩岸經貿建立制度化平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1 14:36:05  


  中評社台北9月1日電/蕭萬長昨天在接受中國時報專訪表示,台灣開拓國際市場的策略,應該是“讓世界走進台灣”,再與台灣攜手走向大陸;所謂“從世界走向中國”的說法,若是指以多邊體系與大陸進行往來,必須承擔與各國一體適用的準則,農業等產業必須開放,從實務上來看,對台灣未必有利。 

  蕭萬長表示,兩岸簽訂ECFA的意義,不僅是關稅減讓,更為兩岸經貿往來建立制度化平台;簽訂ECFA之後,讓日本等國家體認到“前進大陸最近的路是透過台灣”,因此與台灣談投資、貿易協議的意願大為提高。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提出“從世界走向中國”的兩岸經濟理念,蕭萬長直言:“不知道她的意涵是什麼。”因為台灣的政策應該是“讓世界走進台灣”,和台灣一起走進中國大陸,這也是對台灣最有利的作法,也是台灣的優勢。 

  蕭萬長說,蔡英文的意思若是台商應先走遍國際再前進大陸,則台商過去就已經走遍世界;廿年前台商前進大陸,也是從世界走進去,在開曼、新加坡等第三地成立公司再進大陸投資;從發展經驗來看,在外面繞一圈,浪費成本,大陸一樣視為台商,或是被視為外商卻失去台商優惠,不見得有利,“何必繞一圈?”在商言商,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若是要先簽多邊協議,以多邊體系方式前進大陸,蕭萬長認為,台灣加入WTO就是走進世界,但對大陸則必須做不同思考。蕭萬長說,台灣之所以花了很多時間談ECFA,卻只談成架構協議和早收清單,就是因為台灣考慮本身經濟量體與大陸差距很大,因此堅持農業不開放;若是採多邊協議,依WTO規範必須全部開放,不能單獨對大陸設限,台灣產業能承受嗎?對台灣有利嗎?從專業角度思考,就可以看清蔡英文主張的可行性和利弊。 

  蕭萬長指出,以前日商到大陸去投資屢屢碰壁,但在兩岸署ECFA之後,日本瑞穗銀行提出研究報告指出,日商直接進大陸投資,成功率為六九%,透過台灣往大陸投資,成功率七八%,“到大陸最近的路是經過台灣”。在日本企業要求下,日本與台灣談投資協定的意願大為提高;而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和歐盟等,也都表示此意願。 

  蕭萬長解釋,ECFA不只是一個短期的關稅減讓清單,而是讓廿年來缺乏規範的兩岸經貿往來得以制度化,降低不確定因素。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