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卡扎菲下台的法國陽謀:為北非造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30 09:18:40  


8月23日,反對派武裝人員拆毀了一座卡扎菲的肖像,并將其頭像踩在腳下合影留念。利比亞反對派武裝23日成功占領了象征卡扎菲政權的阿齊齊亞兵營之後,首都的黎波里響徹慶祝的槍聲,街頭上不時看到有人揮舞三色旗幟,并高呼勝利口號。利比亞反對派武裝在的黎波里的指揮官貝爾哈吉說戰鬥已經結束,“我們贏得了的黎波里的戰鬥,”卡扎菲及其殘餘勢力“像老鼠一樣逃走”。(網路圖片)
  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在這次利比亞變天過程中,法國表現十分積極,不但是首個承認反對派東部政權的大國,也是力主聯合國設立禁飛區、並以此為名空襲卡扎菲據點的始作俑者,美國不過附其驥尾。法國外交官不得不承認,由支持獨裁政權到推翻獨裁政權,這是法國國策的大逆轉,轉折點正是突尼斯總統本.阿里的下台。他再三強調,本.阿里“並非法國總統的私人朋友”,只因他好歹是經選舉程序產生的獨裁者,法國才與他長期合作,而昔日巴黎上下都以為當地人民需要這樣的強人,也唯有這樣的強人才更能保障法國利益。本.阿里被推翻,法國才明白舊模式再也不能穩定局面,立刻改為下注各國反對派,以求證明自己“站在人民的一邊”。

  南方都市報就利比亞局勢刊登香港教育學院副教授沈旭暉的分析文章稱,換句話說,外交官表示法國是為了“洗心革面”,才積極推動利比亞變天,而與此同時,法國也改變支持科特迪瓦獨裁者的前國策,改為傾向選舉上台的新領袖。其實冷戰剛結束時,法國前總統希拉克也曾發表類似聲明,說前法國殖民地的獨裁政權必須響應民主呼聲,不過當這些獨裁者紛紛通過民主程序繼續執政,巴黎就當完成了民主儀式,直到2011年,才真的出現突變。 

  此外,法國外交歷來追求獨立自主,這次高調空襲利比亞、明擺著要成為北非造王者,據外交官所言,這獲得了法國國內外交界和主流民意的肯定。這背後當然有總統薩科齊爭取連任的盤算,但就是沒有這考慮,法國也會為了鞏固在北非的特殊利益而有所動作。在北非,法國一直是最有影響力的大國,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等前法國殖民地至今依然以法語為官方語言;不少國民擁有法國護照,大城市的面貌和法國南部差不多,也有法國人效法殖民時代,遷居過來生活;不少法資公司更以北非為大本營,心態一如海外華僑往內地投資設廠。

  文章表示,利比亞雖屬前意大利殖民地,但意大利戰敗後,法國曾管理利比亞部分地區十年,也把這個法國對岸的國家納入了勢力範圍。在歐盟內部,德國希望融合東歐,法國則力主與地中海南部的北非國家整合,建立“地中海聯盟”,這卻被卡扎菲稱為“法蘭西新殖民主義”,利比亞只加入為觀察員,成了區內唯一的例外,因此推動利比亞變天,也符合法國的地緣政治目標。對於內地評論說法國是為了石油,外交官認為這十分膚淺,因為即使卡扎菲也和法國簽署了不少合作協議,“要是單為石油,我們早就得到我們想得到的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阿拉伯世界風雲突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