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科技部:國際大科學合作 中國具能力參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9 10:49:00  


  中評社北京8月29日電/據新華社報道,第九屆全國科技外事工作會議於28日召開。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靳曉明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中國已具備參與國際大科學合作能力。據介紹,目前中國已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係,加入了200多個政府間國際合作組織,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以政府間科技合作框架為主體的多元化合作格局。 

  靳曉明表示,國際大科學工程歷來是發達國家的俱樂部。近年來,通過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國際綜合大洋鑽探計劃、全球對地觀測系統等一系列大科學計劃,中國與美、歐、日、俄等主要科技大國開展平等合作,為參與制定國際標準、解決全球性重大問題作出了應有貢獻。 

  初步形成多元化合作格局 

  他表示,近年來,中國國際科技合作機制與模式不斷創新,投入顯著增長,全方位、多層次、廣領域、高水準的合作局面初步形成。 

  他說,陸續建立起來的5個國家級國際創新園、33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22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成為中國開展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隨著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的增強,中國已具備參與國際大科學和大科學合作的能力。 

  靳曉明同時表示,“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中國科技外交進入重要發展階段,氣候變化、能源環保、糧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國際標準制定等需要國際社會共同應對的全球性挑戰,日益成為外交領域的重要議題。科技外交已處於中國外交戰線的前沿。 

  據介紹,目前,中國已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係,在46個國家的69個駐外機構派駐了141名科技外交官,加入了200多個政府間國際合作組織,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以政府間科技合作框架為主體的多元化合作格局。 

  靳曉明同時介紹說,通過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利用全球科技資源,中國一大批涉及民生、經濟發展的重大項目也在近年來順利實施。 

  堅持開放中創新 合作中共贏 

  他進一步解釋說,國際科技合作,既要“引進來”,也需“走出去”。中國科技援外方式也在不斷地創新,如幫助發展中國家建設高新區、國家實驗室、完善科研體系,以及舉辦國際培訓班、開展聯合研發項目、設立合作示範區等。 

  而靳曉明也表示,雖然中國的國際科技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與中國經濟社會建設和科技發展的迫切需求相比,還有待進一步創新和突破。 

  他說,面向“十二五”,中國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都對國際科技合作提出更高要求。國家科技發展需要制定更為明確和務實的國際化發展戰略;現有國際科技合作的體制和機制仍需進一步完善,統籌協調能力有待加強;國際科技合作投入規模亟待進一步擴大。 

  靳曉明最後表示,中國未來將秉持“開放中創新,合作中共贏”的宗旨開展國際科技合作,明確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確定重點任務,加強政策保障,以更有效地利用全球科技資源,為開創中國國際科技合作新局面和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應有貢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