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媒:中國向太空“第一強”邁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4 09:47:57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國際在線消息:歷史上,獨立開發出空間站的只有美蘇兩家,而獨立堅持到底的只有前蘇聯,美國只研製了早期的第一代空間站,就把精力轉向了登月。中國的載人航天提出了分三步走計劃,明確第三步就是建空間站。也就是說,從“神舟”一號開始,目標就鎖定在了建立自己的空間站。外國輿論注意到,10年後,當國際空間站面臨退役,中國人的空間站或許將成為唯一的接班者。

  從“和平號”到中國新紀元

  前蘇聯發展了三代空間站,前兩代都是單艙室的空間站,到了著名的“和平號”空間站,實現了多艙室的對接組裝。這種模式就是現役的國際空間站和中國未來空間站實現的模式。而單艙室的“天宮一號”不能簡單的類比為前兩代空間站的水平,因為“天宮”系列是衝著試驗多艙室這個目標去的,而不是簡單地為實現單艙室空間站而發射的。“和平號”空間站從1986年開始建造,到蘇聯解體後的1996年才建成。但由於建造耗資巨大,維持費用對俄羅斯來說無法承受,最終沒幾年便退役燒毀。國際空戰站是與“和平號”同期,由美國發起的一個多國投資合作的空間站。但直到“和平號”被銷毀、掌握第三代空間站技術的俄羅斯加入後,國際空間站才真正開始進入實施階段。國際空間站是一個更大規模的多艙室空間站,有16國參與投資建設。

  中國預計在2020年建成的空間站技術起點較高,技術含量可以與國際空間站比肩,但規模(3個艙室60噸駐3人)無法與國際空間站(10個艙室419噸駐6、7人)相比,但中國的空間站是完全獨立完成的,而國際空間站則是由16國共同出資建造的,除了俄美法,其他參與方從中並未獲得多少自主的技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