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金融時報:香港仍然不可替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2 09:02:12  


李克強在港大發表演講(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中國副總理李克強上周帶著“禮物”訪問了香港。其中一些“禮物”是口頭上的。他表示,香港將繼續在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還有一些“禮物”則更加實際。北京方面選擇同一天在香港發行200億元人民幣(合31億美元)債券,這是迄今規模最大的一次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同樣重要的是,北京方面宣佈了旨在增加香港與內地之間資金流動的相關舉措,比如允許內地投資者購買與香港股票掛鉤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此外,香港、上海和深圳的證交所也計劃成立合資企業,以便利用這些新的機遇。
 
  金融時報發表社論稱,就在不那麼久以前,悲觀者還認為香港作為一個金融中心的日子已經不多了。然而,這座城市非但沒有衰落,反而增添了新的活力,這得益於其作為中國最成熟金融中心和新興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角色。去年,香港摘得全球首次公開發行(IPO)排行榜桂冠,交易總額達到530億美元,高於紐約的350億美元。香港仍是中國的首要金融櫥窗,至少在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之前,香港將保持這一地位。
 
  不過,香港並不能鬆口氣。目前存在好幾個不確定性。首先,有關人民幣自由化的說法有點誇大其辭。北京方面對國家的資本賬戶看得很嚴。跨境人民幣投資受到嚴格的配額限制,或者要求通過個案審批。如果北京方面覺得不對,它可以叫停跨境資金流動。

  其次,隨著香港進一步融入中國的金融體系,香港各銀行的風險敞口可能會加大。迄今為止,當地監管機構在控制香港的銀行放貸方面做得不錯。但是,隨著這些銀行進一步擴張,深入內地,監管者必須加倍警惕。第三,內地資金大舉涌入並非都是好消息。香港樓價已出現不可持續的上漲。由於施行盯住美元的匯率機制,香港在防止泡沫方面的手段較為有限。
 
  文章稱,北京方面也需要審慎。李克強正確地指出,獨立司法制度、開放性和信息發達是香港的重要資產。這些特性與香港目前享有的相對自由密不可分。如果北京方面真的像李克強所說的那樣,重視香港在中國金融現代化中的作用,那麼它就應當繼續保障這些自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