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論:新加坡不應成中西方交流絆腳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08-26 00:26:45


 
  根據新加坡《海峽時報》2011年1月24日報道,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在談到中印兩國關係的時候,直言不諱地指出,中國和印度不會展開大規模的戰爭,因為二者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但是,東盟成員應當鼓勵印度加入東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對東南亞地區對中國產生制衡作用。

  這是新加坡製造危險脆弱平衡的又一個外交策略。中國和印度同屬於發展中國家,也是在東南亞地區具有影響力的大國。近些年來,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關係遠遠不如中國與其他亞洲國家的關係。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和印度之間存在著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邊界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印度想要成為地區霸權國家,在東南亞地區“獨當一面”,在處理與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關係時,出現了大國沙文主義的傾向,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其他亞洲國家的高度警惕。中國在與印度交往的時候,一方面強調中印兩國古老的歷史文化交流傳統,另一方面也希望印度政府能夠面向未來,採取積極措施解決中印兩國歷史上遺留的邊界問題,並且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鼓勵雙方企業家開展正常的貿易關係。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近些年來由於印度政局不斷發生變化,在對華外交政策方面始終沒有形成系統的綱領性文件。正是由於印度在處理與中國關係問題時採用一種實用主義的策略,從而使得中英兩國之間不斷出現摩擦。譬如,近些年來,印度為了保護本國的市場,制定非常苛刻的對外投資政策和制度,限制中國企業在印度的發展。印度一些新聞媒體揣摩印度某些黨派領導人的主觀意圖,在製作新聞作品的時候,千方百計地擴大中印兩國之間的矛盾和分歧,以此來爭取國內讀者的支持。正是這種積極的不合作精神,使得中印兩國在發展經濟政治和外交關係的時候,總是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障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