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央51個部門因公出國預算增近7000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8 08:50:01  


 
  一直關注預算公開的公共預算觀察志願者吳君亮說,目前公款出國的亂象有幾種表現:一是不需要出國的卻出國了,或者編造理由出國,這在他們行內叫“編個筐”。二是出國的人數多過需要的人數。有時明明一兩個人去就可以了,非要搞一隊人馬去,這在他們行內叫“搭個車”。三是出去喜歡繞彎,去一些不需去或不該去的地方。本來去一個國家一個城市就行了,但就是要多去幾個城市,甚至多去幾個國家,這在他們行內,叫“刹一腳,繞個彎”。吳君亮說,有些地方甚至把出國作為一種待遇,每年都去享受。

  因而今年3月,監察部有關負責人在一次制止公款出國(境)旅遊專項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上提醒說,禁止公款出國(境)旅遊的任務依然艱巨。該負責人表示,近些年來,一些黨政幹部以公務為名,巧立名目公款出國(境)旅遊,耗費了國家大量資財,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據了解,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也一直致力於規範公款出國(境)行為。早在1989年中辦、國辦就曾印發《關於嚴格控制領導幹部出國訪問的規定》。隨後,有關部門相繼發布《關於加強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出國(境)管理工作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黨員幹部出國(境)管理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因公出國(境)管理的若干規定》、《關於堅決制止公款出國(境)旅遊的通知》等文件,旨在限制出訪團組數和人員數量、在國(境)外的期限、禁止一般性考察或重複考察等。

  應有嚴格標準和績效考核

  目前公費出國暴露出的種種問題表明,公款出國的數額到底有多大、公款出國的官員在國外到底做了什麼還很難說清。“這充分透露出預算公開的必要性”,天津財經大學財政學科首席教授李煒光認為,預算公開不僅僅是公布一個數據,還應該包括績效考核問題,為什麼要出國,出國以後的結果以及對改善自身工作帶來的效果等,這些都應對納稅人有一個交代。

  “僅就預算內來說,中央公布了因公出國的年度消費是多少多少,但老百姓根本沒法監督是合理還是不合理,是必要還是不必要。這就提出一個問題,即對三公消費的合理性的判斷要細化。”竹立家說。

  而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馬國賢則介紹說,有些“三公經費”雖然已經發生,但未必列入會計支出,如“企業請客、官員出國”等。另外,由於“三公經費”中,如出國(境)支出並無相應的會計科目,部門公布的數據來自統計,“這就不能排除有些部門公布的數據有人為縮小的可能。”為此,他建議,如果要長期監察,財政就必須改革會計核算體系,設置會計科目,並列入決算,同時,允許媒體或公民能通過申請公開,自由地獲得各部委有關信息,才能發揮公民的監督作用。

  馬國賢表示,此次國家第一次公開“三公經費”信息,意義不能低估。但是,至少到目前,公布的包括因公出國在內的“三公經費”尚無法作為監督依據。這主要是因為“三公經費”的概念不夠清晰,統計範圍尚不夠嚴密,比如,部級機構的經費與部級下屬“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的經費就不是同一概念。其次,“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很含糊的概念,只有統計並公布到單位才具有研究和評價價值。

  吳君亮建議,今後不僅應制定嚴格的標準,比如什麼情況下可以出國,人員標準等等;而且預算中要體現出來,要有詳細的解釋,另外,決算時還要有明細。

  李煒光也認為,預算公開不只是一個形式,更是某種機制的轉換。目前,要做的是如何不在這個層面徘徊,而是繼續往前推進。在他看來,完善機制首先是法制,目前我國的法制體系尚未建立,《預算法》中關於預算支出,特別是三公支出應怎麼公開、以何種形式公開、何時公開、公開之後如何問責、如何考核績效等都有待明確。再者應提高公共管理及審計水平。此外還要使公眾參與渠道暢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