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衛星 入軌精度創紀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7 11:48:39  


  中評社北京8月17日電/科技日報報道,記者從國家國防科工局獲悉,16日晨6時57分19秒,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遙十四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衛星發射升空。

  2007年1月,國務院批准“海洋二號”衛星工程立項。國防科工局作為工程的負責部門,以“海洋二號”衛星為突破口,強化我國航天工程自主創新、關鍵部件國產化和研製信息化等工作,使該工程創造了五大“第一”:國內第一顆獲取海洋動力環境數據的衛星;我國第一顆高精度航天器;國內第一顆定量觀測的微波遙感衛星;第一次搭載進行星地激光通信試驗;第一次開展微波遙感器的海上輻射校正和真實性檢驗。

  “海洋二號”衛星是我國“十一五”民用航天科研專項計劃的重點項目,是我國第一顆獲取海洋動力環境信息的專用對地遙感衛星,可獲取全球海面風場、浪場、海洋動力場、大洋環流和海表溫度場等多種重要海洋動力參數。該衛星可直接服務於國家海洋局等用戶的海洋環境監測與預報、海洋調查與資源開發、海洋污染監測與環境保護、維護海洋權益及軍事需要、海洋科學研究及應用研究,還將為空間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研究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撐。

  據了解,“海洋二號”衛星工程在研製過程中,通過自主創新,在諸多方面實現了技術突破,取得了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包括自主研製的微波遙感器獲取定量化的海洋動力環境數據,填補了國內空白,也成為國際對地觀測系統的關鍵數據源;星地激光通信試驗,將探索高速率數據傳輸的新途徑;完成了行波管放大器、三浮陀螺等多種關鍵部件國產化,在衛星高精度控制、整星電磁兼容、長壽命活動部件等方面申請專利150多項。此外,衛星研製過程中,採用了國際先進的工程信息管理體制,可自動識別衛星技術狀態變化對相關單機和系統的影響,大幅縮短了衛星的研製周期。

  “海洋二號”衛星在軌運行之後,將與在軌運行中的“海洋一號”衛星相互配合,分別以微波、光學兩種觀測手段,將海洋動力環境監測與海洋資源探測相結合,構成空間立體監測系統。國防科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海洋二號”衛星的研製,推動了我國衛星研製技術和管理水平的跨越式發展。其成功發射及投入使用,必將進一步完善我國海洋立體監測體系,大幅提升我國對地觀測衛星的調查和監測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