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台灣票倉缺口 馬英九急需補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6 14:53:50  


  中評社台北8月16日電/藍綠分別喊出“固守中台灣”V.S“決戰中台灣”,代表雙方布局二○一二的戰術思維有明顯差異,藍軍認為中台灣仍具優勢,“固守”就是穩住既有優勢,綠營卻認為此區塊是翻盤決戰點,兩大陣營的戰略思維或將左右大選最後成敗。 

  中國時報特稿指出,從近幾次藍綠對決型態的“總統”選戰,分別有二○○四與二○○八年兩次大選,今年雙英對決戲碼應更趨近於二○○四年的扁連大戰;從選戰經驗看,只要“該贏區塊大贏,該輸區塊小輸”,就能掌握勝利。 

  二○○八年大選,馬蕭雙北與桃園大贏百萬票,即使中台灣大勝近五十萬票,雲林以南八縣市小輸十萬票,就是標準的“擊倒勝”;若回到二○○四年,扁呂與連宋在南北兩大區塊打平,雙英誰贏得中彰投,就能在這場大選中勝出。 

  五都選戰,胡志強僅在大台中小贏三萬多票,顯示大台中選票結構並非穩定的藍大於綠;更何況中彰投可能呈現選票連鎖反應,並非只有中縣不穩,彰化也是如此,馬連任之路已危機重重。 

  從台中“立委”補選簡肇棟大敗余文欽,直到五都選戰胡志強慘勝,驗證藍軍的中台灣票倉有缺口與漏洞,優勢早已不在。 

  對馬吳而言,政績人民不買帳,造成民調滑落,這等於馬政府免疫系統出毛病,才會有親民黨再次崛起,甚至地方派系大反彈。 

  某種程度上,橘營也算是藍軍內部派系,與地方派系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治病良方不在於與派系或橘營妥協,而在於端出政績,最後不到半年的關鍵衝刺,就看馬吳能否及時調配“藥方”,這才是勝選之道。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