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學者主張台灣棄南海 萬劫深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08-19 00:21:43


 
  近些年來,南中國海地區之所以波濤汹湧,根本原因就在於,東南亞一些國家覬覦中國南中國海地區的石油天然氣和海洋漁業資源,他們在某些超級大國的暗中支持下,非法開採南中國海地區的資源,從而導致南中國海地區的局勢驟然緊張。中國政府始終採取克制的態度,試圖通過談判解決南中國海地區的領土領海爭端,確保南中國海地區成為和平之海。但是,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之下,南中國海地區一些國家得寸進尺,不斷地挑起事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只能加強對南中國海地區的海洋巡邏,確保該地區和平穩定,防止某些國家鋌而走險,在該地區製造人道主義的災難。

  正如美國《觀察家》雜誌所指出的那樣,在南中國海問題上台灣與大陸沒有實質上的分歧,台灣在南中國海地區保留駐軍,形成實質上的管轄權。中國大陸方面對南中國海地區主張權利,與台灣方面的主張別無二致。然而,由於兄弟鬩墻,在處理南中國海問題方面台灣地區領導人態度游移不定,從而導致南中國海地區一些國家肆無忌憚。台灣領導人為了爭取所謂的國際空間,在南中國海主權問題上始終保持低調,刻意回避有關與東南亞國家的領土和領海爭端。這是一種極端不明智的做法。保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華民族神聖的義務。假如為了個人的私利,坐視南中國海周邊國家侵犯中國的海洋權益,那麼,就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台灣方面在處理南中國海問題上採取鴕鳥政策,甚至希望南中國海地區的爭端,能夠給台灣換來所謂的國際活動空間,那麼,就是典型的賣國心態。

  當年中國與越南發生西沙海戰,台灣地區的領導人默許中國大陸的艦隊直接通過台灣海峽開赴戰場。這是一種深明大義的行為,它充分反映了當時台灣地區領導人在國家利益問題上鮮明的政治立場。這種為了民族利益而作出的政治決策,不僅激發了中華民族兒女必勝的信心,而且也使那些試圖侵占中國領土領海主權的東南亞國家感到恐懼。西沙群島戰爭結束之後,南中國海地區長達數十年沒有發生軍事衝突,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只要海峽兩岸團結起來,那麼,就可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之目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