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債危機 可變中國良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1 09:09:32  


  中評社香港8月11日電/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美國債務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動盪。儘管此次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沒有2008年麼嚴重,但是,危機依然會對中國經濟帶來影響,宏觀政策變得更加複雜,危機再次警示,中國必須主動加快經濟結構調整。

  在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國果斷地推出兩年4萬億元經濟刺激方案,成為世界經濟的“救世主”,但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為中國埋下了地方巨大債務危機和資產泡沫風險。汲取了08年的教訓,此次美債危機,中國應該不會也不需要實施像2008年那麼大的刺激政策。

  事實上,當前通脹居高不下,預期下半年CPI仍然會在高位運行,在通脹壓力下,貨幣政策的空間減少了。因此,在美債危機下,預期下半年宏觀政策會更謹慎,但靈活性會增加。

  7月份,反映通脹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漲6.5%,創下了37個月來的新高。在食品價格、勞動力成本、和輸入型通脹壓力下,控制住物價仍然是當前宏調的首要任務,當前的緊縮政策暫難放鬆。

  美倘推QE3 輸入性通脹壓力巨

  美債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是顯然而見的。目前,中國3.2萬億美元的外滙儲備之中,有三分之二是以美元資產形式持有的,當中,佔了約1.16萬億美元是美國國債,是美國最大債權國。美債評級下降,美債估值下降,中國大量美元資產面臨縮水。
   
  當然,目前美元仍是世界儲備貨幣,相對於其他產品,美債還是相對安全的,美國政府的違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目前還沒有哪個官方機構隨便減持美債,日本還在還一直在增持,因為除了美債市場外,全球還沒有哪個市場能接納這麼大官方外儲的增量。

  美債危機下,恐怕將倒迫美國推出第三次量化寬鬆計劃(QE3),這無疑引發新一輪印鈔運動,並將導致美元持續貶值。由於美元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貿易結算貨幣,美元貶值,將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因此,未來中國內地將面臨更大的輸入性通脹壓力。

  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復甦乏力,全球貿易萎縮,下半年中國出口無可避免受到影響,加上弱美元下,人民幣將面臨更大的升值壓力,然而,人民幣升值將導致更多國際熱錢流入,令人民銀行頭痛,因為,它加大了流動性,對央行貨幣政策造成壓力。因此,可以預期,未來中國仍應繼續加強資本管制,管住熱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