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施永青談高房價:拉大貧富差距禍延第二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08-04 09:36:22


 
  高房價引發的問題

  施永青曾多次撰文提及香港高房價引發的社會及民生問題,比如現時的年輕人較少有能力自己買樓,從而使越來越多的父母幫子女買樓或付首期,拉大了社會貧富差距並禍延第二代。

  他說,經濟能力強的父母幫子女買樓,使子女不但免除付租金的壓力,還將同時獲得樓宇升值的收益;而經濟能力差的父母,他們的子女很難加入“有樓一族”,每個月的收入有不少部分用來交租,更難為再下一代積累買樓的首期。

  施永青表示,父母經濟狀態的差異造成了第二代生活的差異,使他們無法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對社會的看法也會出現分化。他說,買樓靠父母所引發的社會後遺症,已將“有樓一族”與“無樓一族”的差距越拉越寬。

  施永青認為,當一個人對前程沒有寄望時,就會消極,會抗議。他認為各國各地區政府都應鼓勵人民置業,因為這與一個地區的命運息息相關。人民安居樂業,可以促進經濟上升,確保穩定和諧。

  近來香港社會上還冒出反對所謂“地產霸權”的聲音,對此施永青表示,他不認為香港的地產商有“地產霸權”,因為買土地都要經過公開競拍,既沒有利用自己的特權,也沒有專門的法律保護。

  施永青承認,在香港現有高地價的環境下,地產商是受益者,因為特區政府供應土地不多的政策對地產商有利,使得他們從土地升值中獲得的收益多於營運上的收益。

  買還是不買?

  施永青認為,造成香港樓價高的根本原因還是供需問題,即供不應求,因此增加供應才是對降溫樓市最有影響的措施。“特區政府的供應目標是每年2萬套私人住宅,我認為樓價高的時候可以增加到2.5萬套至3萬套。”

  他還建議特區政府給需要置業的人提供有針對性的供給,比如在新批的土地中,規定一部分只能賣給首次置業的年輕人。這樣一來,可以根據購買者的能力去定價,既符合香港自由市場的機制,又能防止投資者的資金扭曲房子的價格。

  不過施永青承認這個建議比較複雜,需要認真解釋。如果要採取相對簡單的措施,那就是複建居屋。香港的“居屋”相當於內地的經濟適用房,2003年香港樓市跌入谷底,特區政府決定停建居屋。

  此外,對於香港一些廢棄工廠及農地的改建申請,施永青建議特區政府可考慮允許改建為住宅而非寫字樓,並加快審批速度。其他的建議還包括對投資者徵收房屋空置稅以避免資源浪費、對自用者在貸款及稅收方面給予優惠等。

  至於現時是否為置業的時機,施永青表示,投機者(持有物業不超過1年的短炒客)應收手,因為一有額外印花稅,二是樓市正處於調整期。對於投資者,則要參照其資產比重,如果房產投資未達到30%,建議購買;若超出了50%,即可暫時“停一停”。

  而對大多數的自用者來說,施永青認為,由於現時房價偏高,資金不充裕者,不建議購買。而如果可以支付超過40%的首付,同時月供不超過經常性收入的40%,則可以考慮置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