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黑龍江方正縣為日本開拓團立碑引爭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1 09:04:01  


中日友好園林內的中國養父母公墓 
 
  政府回應:立碑不是出於經濟考慮,除“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外還有“中國養父母逝者名錄”碑 

  31日下午,“中國網事”記者趕到黑龍江省方正縣進行採訪。據方正縣常務副縣長洪振國介紹,這次方正縣投資50萬元一共建了兩個碑,一個是“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另一個是“中國養父母逝者名錄”,並已經得到國家外交部的允許。

  方正縣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王偉新說,“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國主義為達到長期佔有野心不斷向中國東北地區派遣開拓團民,實行殖民統治。

  據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專家介紹,日本“開拓團”向中國移民始於1905年,分為“試點移民”“武裝移民”“國策移民”三個階段,移民人數不斷擴大。從“九一八”事變到日本戰敗投降,日本在中國東北十餘年的殖民統治中,除農業移民外,還有政治移民、工業移民、商業移民、文化移民等,總人數達百萬以上。

  王偉新介紹說,日本戰敗宣佈投降後,尚在東北的各開拓團老人、婦女和兒童紛紛結隊出走,尋找回國途徑,當時部分開拓團民集結在方正縣,人數達1.5萬人。因長途跋涉、體力耗盡,加上傳染病流行,開拓團民紛紛倒斃,死亡人數超5000人,其屍骨被方正人民收集起來合葬在現在的方正地區日本人公墓。部分開拓團民輾轉回國,但仍有4500多名日本婦女和兒童滯留方正縣,方正人民則"以德報怨"收養和照顧了這些開拓團民,方正縣逐漸演變成黑龍江省華人華僑和歸僑僑眷人數最多的縣。

  洪振國否認了方正縣立碑的舉動是出於經濟方面考慮的說法。他說,方正縣的“中日友好園林”每年都有日本人來參觀掃墓。政府通過立碑,一方面是讓來參觀的日本人可以找到養父母的名字,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方便中日後人瞭解真實的歷史,感受中華民族“以德報怨”的胸懷,我們是帶著反省歷史、祈願和平的想法立碑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