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王濛手纏綳帶亮相絕口不提打領隊 處理成關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9 14:43:14  


 
  疑問二 封口令不好使?誰讓家醜外揚?

  此次青島鬥毆事件被很多媒體稱為“短道隊內訌”,這不僅是因為鬥毆的參與者全部是短道隊內部的人,也因為“事有蹊蹺”。

  在24日當晚衝突發生後,冬運中心立刻向全隊下達了封口令,明確要求隊員、教練禁止接受媒體採訪,並不得通過微博等方式向外透露信息。

  在一個多月前的麗江鬥毆事件中,正是因為王濛、周洋等人立即發布微博,醜聞才得以在第一時間被媒體獲悉。但這次,在“封口令”下達後,醜聞卻還是“沒捂住”。

  最先報道此事的是一家長春媒體,文中大量引用了一位“短道隊內部人士”的說法,對整個打架事件的過程也有比較詳盡的描述。很顯然,是短道隊的人將這一消息“捅了出去”。

  有媒體分析,這位“短道隊內部人士”就是王春露,王濛的父親也認同這種說法,他表示王濛什麼都沒對外界說,“讓我們不能理解的是,不僅有人對外說了,而且還扭曲了事實來說,如果這些話不是

  王春露說出去的,那麼還會是誰呢?”

  “團結”是所有隊伍的靈魂,如果短道速滑隊出了“內鬼”,那它還是金牌之師嗎?

  疑問三 事後找不到人領導電話故障?

  麗江鬥毆事件和青島打架事件的地點、起因都不盡相同,但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兩起事件有一點完全一樣,那就是事發後,冬運中心相關領導的電話永遠無法打通。

  在此次短道隊青島打架事件發生後,記者多次撥打冬運中心主任趙英剛、副主任蘭立、短道部部長於海燕的電話,但無一次打通。在與同行交流後記者得知,沒有一家媒體能夠打通上述幾位領導的電話。

  所有記者此時打電話都只有一個目的——核實消息。但由於核實無果,媒體就只得轉載已經出現的不同版本,並猜測各種可能。在主流媒體對此事沒有確定說法的情況下,網友的猜測就更加“天馬行空”。

  試想一下,如果在媒體開始核實消息時,冬運中心的領導們就能拿出一種開放、坦率的態度,事情又怎會發展到這種地步?短道隊“金牌之師”的形象也不會淪落到目前這樣備受質疑的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