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債違約風險驟增 中國應作應變準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30 00:30:39  


 
  實際上,很多經歷過“雷曼危機”的公司已經開始未雨綢繆、囤積現金,而政府市場貨幣基金的危機意識也逐漸升高,緊抱現金,應付債務違約可能引發的贖回壓力。巴克萊資本公司的數據顯示,市場貨幣基金一周內就把現金比例大幅提高至68%,比3月底多出兩成。

  “而中長期來看,如果美債風險長期化,全球資本市場將會失去風險評估基準,整個資產定價體系都需要重新調整。”華創證券研究報告還指出。

  不過,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70%左右的美債由國內機構和居民持有,美債違約首先傷及國內。數據顯示,截至5月美國公共債務總額為14.3萬億,其中,美國國內持有9.8萬億,占比68.6%,美國社保及養老基金為最大的持有者。海外持有占比為31.5%,其中,中國占8.1%,日本占6.4,OPEC國家占1.6%。也正因為此,儘管談判僵持令美國債務違約風險上升,但真正違約的可能性幾乎不太可能。國泰君安也指出,即便發生違約,也是極短期的,財政部仍可將其他資金暫時用於支付到期債務,1979年曾發生過此等極短期違約。

  而對於中國手中龐大的美債,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建議,中國儲備管理部門應該作出一些應變準備:第一,與美國財政部保持持續接觸,對其施加壓力。作為美國的最大海外債權人,為了保護自己資產的安全,中國有這個權利也必須這麼做。第二,如果美國最終出現債務違約,中國應做好國際金融市場可能崩盤的準備。第三,應減少購入其他資產,豐富儲備資產構成品種,比如聲譽較高企業、金融機構的股票和高等級債券,小部分對衝基金和投資公司股權及大宗商品期貨合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