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蔡在民進黨初選所以脫穎而出,正因為形象清新,有別於民進黨傳統政治人物,既無派系包袱,也無作秀惡習,因而得到廣大中間選民認同。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可說是蔡贏得“總統”提名後,首度以黨主席兼“總統”候選人的雙重領導人身分,初次展現的重大人事安排。結果卻大出意外,竟未在選前率先以不分區人事佈局凸顯政治理想,反而到處受制於黨內派系,讓人質疑蔡對民進黨的領導能力。外界不禁懷疑,蔡在選前亟需爭取中間選民認同,猶且不得不受制於派系,選後既已不再受制於中間選民壓力,如何可能不受制於派系?也難怪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公佈後,蔡民調立即受到衝擊。
更嚴重的是,面對各界質疑,蔡卻堅稱“這是最好的名單”;面對黨內反彈,蔡竟回擊“我也不是沒有脾氣”。這些強勢作為,恐怕只會雪上加霜,並無助於化解蔡的領導危機。
兩岸經貿現實 必須具體面對
不管是蔡的選舉作戰能力,或是蔡的政黨領導能力,終將隨著大選步調的逼近,逐步有所改善,並非蔡的主要問題。最大考驗,無疑是蔡必須針對兩岸議題和經濟困境,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之道,這才是2012大選的競爭本質。
至今為止,蔡的競選訴求仍環繞在“三反二要”,亦即“反過度傾中、反政府無能、反貧富惡化”,加上“要非核家園、要司法改革”。但從5-6月塑化劑風暴所凸顯的政府無能,蔡英文民調不升反降,馬英九民調卻持平不降,實已顯示從“三反二要”所能激發的挺蔡能量,恐怕已經到達極限。如果不在“三反二要”之外另闢議題戰場,蔡的勝算並不樂觀。
如許信良所說,民進黨要勝選,就必須關注在乎兩岸和經濟的10%中間選民,許稱為“經濟選民”。民進黨必須“讓在意兩岸關係發展、經濟環境條件的經濟選民放心”,“讓這些經濟選民不出來投給國民黨,民進黨就能贏”。
以ECFA為例,在兩岸簽署之前,民進黨表達反對簽署立場,不管是基於經濟戰略的優先次序考量,或是基於爭取更大談判籌碼的策略,都言之成理。但在兩岸確定簽署之後,ECFA已從“是否簽署”的全或無階段,走到“如何善後”的細部規劃階段,民進黨就必須提出具體可行的因應主張。
在民進黨“總統”初選期間,三位候選人都曾針對ECFA提出善後主張,但內涵頗不相同。許主張全面接受ECFA,認為民進黨應跳脫“九二共識”的統獨內涵,把“九二共識”重新理解成“兩岸的方便平台”。蘇的主張較委婉,但也表示將對ECFA逐項盤整,趨利避害,保留對台灣有利項目,對台灣不利項目則納入未來兩岸談判事項。
不管是許的全面接受,或是蘇的批判性繼承,都是對ECFA的正面主張。相形之下,蔡則呼應陳水扁,認為在繼承ECFA之前,必須先確認ECFA是否符合多邊貿易架構性質,因此主張把ECFA送交WTO審查。問題是,這種訴求卻將使ECFA陷入政治不確定狀態。畢竟,如果WTO拒審或遲無審查結果,ECFA是否繼續有效?原本ECFA所規範的兩岸定期協商,是否如期繼續進行?從四月總統初選結束至今,我們並未聽到蔡針對ECFA提出新的政策見解。
面對兩岸經貿的不確定感,正是蔡在2012大選必須回答的最大質問。如陳水扁前辦公室主任陳淞山所說:“處處閃躲、迴避的兩岸政策解套方案,又因否認九二共識存在及不接受一中各表而倍受外界質疑,認為民進黨沒有解決兩岸關係的執政能力,一旦再度執政,恐怕日前快速發展的兩岸交流與合作關係,便會中止倒退”。(注3)
面對迅猛發展的兩岸經貿現實,蔡既不可能迴避不答,也不可能含糊以對。任何帶有政治不確定的答案,都將被選民放大檢視。
重建能力信賴:理念領導 主導議題 正視兩岸
總之,在四月民進黨“總統”初選結束後,不過才兩個月,學者幕僚出身的蔡英文,民調下滑七個百分點,已經暴露出領導能力、選戰能力、兩岸論述的不足。邁向“總統”之路,蔡必須接受三關考驗:
蔡必須堅持理念領導,克服派系箝制,發揮民主想像,彰顯進步價值。
蔡必須積極主導議題,隨時主動出擊,發揮媒體造勢,彰顯舍我其誰。
蔡必須正視兩岸經貿,去除不確定感,明確經貿架構,呼應經濟選民。
唯有如此,蔡才能重新營造有利情勢,成為足以信賴的領導。
注釋:
(注1)參考吳子嘉“洗錢共犯蔡英文!?”,美麗島電子報2011年7月8日。http://www.my-formosa.com/article.aspx?cid=5&id=10416
(注2)參考郭正亮“號召不足的不分區名單”,美麗島電子報2011年6月30日。http://www.my-formosa.com/article.aspx?cid=5&id=9986
(注3)參考陳淞山“情勢逆轉的蔡英文危機”,美麗島電子報,2011年7月1日。http://www.my-formosa.com/article.aspx?cid=5&id=10091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1年8月號,總第16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