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末敏彈技術獲突破 專攻坦克“天靈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08:53:31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今年春發布了《2010-2011學科發展報告》,其中披露了中國“末敏彈”技術方面近期取得的矚目成果:包括在各方面研發出的核心技術以及研製成功的多模複合探測識別系統。此外還出版了具有原創性技術和理論成果的專著。中國已成為繼美、俄、德等國後,能自主研發先進末敏彈的國家。在萬眾矚目中,小小的末敏彈,為現代化的中國軍隊增添了一分凜凜之威。

  末敏彈的消息,引起了中國軍方、軍事科學界和軍迷網友的熱烈討論,一時成為圈內的焦點,同時也受到了國際方面的關注。美國的“戰略之頁”網站還在近期發表報道,稱“中國研製的末敏彈是在山寨美國的‘薩達姆’末敏彈。”

  “末敏彈”這個名詞,對多數非軍迷的朋友恐怕還比較陌生。它到底是什麼,在現代戰爭中有何價值,又何以成為軍方關注的焦點?且看本期報道。

  智能炮彈

  半空索敵定位

  二次瞄准攻擊

  末敏彈是一種“智能炮彈”,它的全稱是“末端敏感彈藥”,又叫“敏感器引爆彈藥”。

  炮彈不是導彈,射程一遠,落點就很難保持絕對的精准。朝著目標發射出去之後,如果受到風向等的影響導致偏差,或者目標移動了位置,更難直接命中。

  然而末敏彈不同。這種炮彈發射出去後,經過一長段時間的飛行,在彈道的末端,就是接近攻擊目標的時候,會開動自帶的“敏感器系統”,從半空中搜索和定位目標。在確認目標並鎖定方位之後,再針對性地用戰鬥部(相當於彈頭)攻擊目標。

  這樣一來,原本在十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外的瞄准發射,就等於先在十幾公里外由大炮瞄准一次,等發射到了敵人頭頂上,再用炮彈自帶的敏感器瞄准校正一次,然後從天而降,給敵人來個“泰山壓頂”。如此命中率當然就大大提升了。

  末敏彈對付的主要是敵人的裝甲部隊,如坦克、自行火炮和各種戰鬥車輛。居高臨下的二次瞄准,不但可以克制戰車快速移動給遠程攻擊帶來的困難,而且,末敏彈從上方攻擊的頂蓋,恰好是裝甲車輛的薄弱環節之一,比起前部和側部的裝甲更容易被擊破。

  相比起反坦克導彈而言,末敏彈的成本要低廉得多(只有導彈的五分之一左右),而其對裝甲部隊的殺傷效能又比普通炮彈強得多,可稱是效費比很高的一款武器。在現代戰爭中,是不折不扣的“坦克殺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