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六大關鍵詞 解讀希拉里印度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1 00:42:59  


7月19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會見印度外交部長克里希納,出席第二輪印美戰略對話。反恐是對話重要議題之一。 
  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記者 梁棟編譯報道)對美國在南亞的利益來說,現在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時刻。本拉登被殺事件使得美國與巴基斯坦的同盟關係趨於解散;美國又開始從阿富汗撤軍;而在美國國內,很多選民都把印度看做是經濟上的一個威脅,而不是機會。這些挑戰都使得希拉里此行顯得尤為特別和重要。近日,美國《時代》雜誌就希拉里的印度之行總結出六個關鍵詞,從六個角度解讀希拉里此行的真正目的和此行對美國在南亞,乃至整個亞太地區戰略利益調整的影響。

  文章稱,去年秋天奧巴馬總統的印度之行牢牢地抓住了“民心”,也鎖定了“新聞頭條”,許多意見都認為奧巴馬此行將美印兩國拉得更加地密切了。美印兩國的關係被認為是“天然同盟”之間的“21世紀核心夥伴關係”,雙方都彼此承諾要展開“戰略對話”。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本周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的印度之行將挑選出美印關係中的“關鍵詞”。

  1、巴基斯坦

  美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相互的不信任已經達到一個強度,而也許只有印度會對此感到滿意。在切斷援巴的8億資助款後,華盛頓正在向新德里傳遞信息——印度應該加強同巴基斯坦的關係。

  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卡爾•因德弗思是這一建議的極力推動者,他說:“希拉里將鼓勵印度盡可能地加強與巴基斯坦的關係,兩國可以在某些領域消除一直以來的矛盾,並且建立某種程度上的相互信任。”

  儘管受到上周孟買爆炸事件的影響,印度一直以來都在這麼做。下周印巴外交部長的會議將會按計劃進行,另外一個關於跨境貿易的會談也將在克什米爾展開。為什麼美國要鼓勵印度這麼做,而自己卻不呢?美國不想使巴基斯坦政府進一步動搖,而印度則可以相當容易地同它的“新戰略夥伴”達成共識。並且,正如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艾西利•特利斯(Ashley Tellis)所說,印度認為美國終於意識到了巴基斯坦問題,而他們並不希望介入這一進程中。周二,希拉里稱,對於印巴之間正在進行的對話,美國“深受鼓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