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汪洋:注重建設可持續民生 功成不必在我任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3 09:15:28  


昨日上午,汪洋作《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為建設幸福廣東作出新貢獻》的報告。
  中評社北京7月13日電/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向全會作了《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為建設幸福廣東作出新貢獻》的主題報告,妙語連珠,縱論社會建設,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是新時期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排頭兵,建設幸福廣東的重大歷史使命。

要從“撐船”向“掌舵”轉變

  新快報報道,汪洋指出,“必須清醒地看到,與經濟建設相比,我省社會建設是滯後的,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日益突出,社會建設存在著許多亟待破解的難題。”

  如何加強社會建設?汪洋強調,首先政府要敢於放權,突出依靠群眾。

  他說,要從過去“依靠群眾打天下”向現在“依靠群眾治天下”轉變,從過去“對社會管理控制”向現在“為社會和群眾服務”轉變,黨委、政府對社會建設要從過去“撐船”向現在“掌舵”轉變。提高群眾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汪洋舉例說,“我到國外一個社區活動中心考察,看了後很有感觸。某國從歐盟籌集2500多萬歐元搞社區建設。如何用好這筆錢?社區該怎麼建?在社區指導規劃員指導下,他們徵求社區群眾意見,共同協調,大部分人贊成這個花錢方式,又符合規劃,再批准。社區建好後,大家都很贊成、高興。”

  汪洋總結說,要積極推動政府和公眾在良性互動中實現善治,在辦事的角色中,努力從“運動員”向“裁判員”轉變。一方面,政府要廣泛聽取和采納民意,做到科學決策,特別要重視協調好“官意”和“民意”,使兩者一致起來,避免用“官意”代替“民意”,造成政府花了錢辦了事還得不到群眾認可。

要傾聽基層“沉默的聲音”

  汪洋表示,要高度重視基層群眾話語權,更多地傾聽來自基層的“沉默的聲音”,而不是把民主變成政治精英、商業精英、學術精英、網絡精英等少數精英的事情。

  汪洋舉了廣州“舉牌哥”的例子,說:“前段時間,廣州一名高中生用‘舉牌’的方式對廣州地鐵站重新裝修提出異議,有關部門對‘舉牌哥’一周之內作了三次回應,充分說明我省幹部和群眾雙方都具有較好的民主素養。”汪洋感慨地表示:“即便是一個孩子,一個高中生,咱們有關方面也沒有另眼相看,還積極回應,從中可以看出,我們廣東是有一定的民主氛圍。像這樣的例子不是一兩個,在廣東還有許多。我們要進一步發揮這些優勢。”

  汪洋還指出,我們發揚民主要聽民意,大力鼓勵人大、政協、媒體、公眾在監督政府的同時,也要積極倡導理性監督,決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否則也是死路一條。要不斷提高公眾的民主素養,在循序漸進中推進民主。要完善政府決策機制,不斷完善政府重大事項調查研究和集體決策制度,完善決策咨詢、公示、聽證制度,健全民主決策程序,防止因決策不當引發社會問題和社會事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