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九十年中共:如何注入靈魂和謹慎轉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5 09:37:11  


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5日載文《九十年中共:如何注入靈魂和謹慎轉型?》,摘要如下:

  中共成立九十周年,北京舉行隆重紀念,各方也予以密切關注。關注各方立場和出發點不同,但都無法否認兩個基本事實:一、中共雖歷經坎坷,但卻是近代領導中國走向崛起之路的唯一政治力量;二、隨著中國改革和崛起進程的不斷展開,中共自身也面臨諸多挑戰,其中最主要的是政黨轉型的方向和進程。

革命黨向執政黨轉型尚不徹底

  九十年前中共成立,是中國近代化歷史上中國仁人志士拯救中國的重要努力之一。雖然其他政治力量的救國努力一樣不容忽視,然而畢竟最後只有中共雖屢犯錯誤,但卻使苦難深重的中國逐漸強盛。其間,中國精英階層的心路歷程、各派政治力量能否合力救國、中共取得政權的方式,以及在治國過程中的種種成功與彎路,相信都是未來留待歷史學家研究和爭論的問題。圍繞這些問題的答案若能形成共識,相信對中華民族未來邁出更為穩健的步伐,將有足夠的影響力。

  就中國的現實政治而言,必須承認,三十多年前由鄧小平開啟的改革開放進程,是中共自我更新的重要里程碑。坦率地講,無論是中國還是領導中國走向改革開放的中共,自改革開放開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隨著中國從經濟、社會形態到工業化、城市化形態的轉型,中共自身也開始了微妙的轉型。

  最近三十年,中共經歷了兩次重要的轉型雛形:一是七十年代末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之上;二是從新世紀開始公開宣示由原來的革命政黨轉型為執政黨。前者意味著中共在工作重點轉移的同時,開始遠離意識形態之上的工作方式;後者則意味著中共開始正視中國經過二十多年的轉型也已發生的深刻變化,並試圖從政黨工作方式、形態乃至性質上逐漸適應這一轉型。

  兩者都是中共自上而下的自覺行動,折射了中共時任高級領導人的視野和高度。但必須承認,工作重點轉向經濟建設,中共的轉身比較漂亮和徹底;而從革命政黨向執政黨的轉型,中共則做得相對比較艱難和不徹底。其間有領導集體的權威作用使然,同時也由於後者本身的邏輯更為複雜。

中共內外環境變化和轉型需求

  中共的轉型,一如中國的轉型,其發展早期相對比較容易,而到了一定階段則會遇到難以跨越的瓶頸。就中國的轉型而言,下列三大轉型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即:一、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型;二、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三、從相對封閉的社會向日漸多元、開放的公民社會轉型。三者都很迅速,但都不徹底且遇到了巨大瓶頸。今天中國的所有問題,都跳不出上述三大轉型所遇到的瓶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