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蘋論:看民進黨不分區名單 擲筆三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2 09:44:03  


  中評社台北7月2日電/台灣蘋果日報近日發表蘋論說,民進黨提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頗讓人失望,但從當初德國、日本採用小選區兩票制來看,台灣採用此制是有道理的。

  為什麼要設計不分區的黨提名制?邏輯是這樣的:一、小選區競選拼出來的“國會”議員,必定把注意力放在選區的福祉上,對全國性和國際性事務不夠了解,也可能沒興趣,設計不分區代表可以彌補當選人的眼界,並平衡他們過度地域性傾向的缺失。二、政黨政治是民主核心,如果只有選區競選,當選人依賴的是個人在選區的地緣關係與人脈,不須依賴政黨,政黨功能將凋零。

  公然分贓與酬庸

  三、提名不分區可納入社會清流、專業人士、弱勢代表,提升黨的形象,也充實“國會”的品質並增加“國會”的多元代表性。甲黨若提名不肖人物,選民會把兩張選票中的政黨票投給乙黨,這樣的設計將壓迫政黨提名高素質人士,促進政治的良性發展。 

  蘋論說,民進黨祕書長蘇嘉全說,不分區名單的產生與排序是:專業分工、戰鬥力以及大選戰力整合三項基本考量;與上述所說的設計初衷只有部分符合。長於戰鬥的人未必是優異的“國會”議員,不分區制本來就是要給不擅長競選、沒意願競選,但卻是優秀而有專業的“國會”議員所準備的,連這也要找有“戰鬥力”的選將,豈不糟蹋了制度原始的美意? 

  名單令人失望的是:民進黨一開始就扭曲不分區制初衷,提出名單明顯有派系分贓與酬庸的印記,像是蘇系的吳秉叡,謝系的李應元,陳菊推薦的陳其邁,新系前總召段宜康等。此外,很多現任“立委”及前任“立委”上榜,都是老面孔,只因為他們是“戰將”。 

  社會清流太少了

  蘋論說,在前16人的安全名單(確定上榜)中,社會清流、弱勢代表、專業人士屈指可數,絕大多數是前、現任“立委”,或曾在扁時代擔任政務官或現任的黨官。這樣的名單有著陳舊腐朽的氣味,如何能增加民進黨的黨票,而在“國會”中過半或近半?淺綠、淺藍和中間選民都比較自由派,不在乎黨,他們在意的是名單上人物素行的良窳,連不懂立法的余天都可以進入前16名,怎不讓人擲筆三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