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家:中國乳業若執行高標準 七成奶農將殺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2 15:50:44  


 
  小規模散養不是標準化養殖,經常是自家種什麼,就給奶牛吃什麼,蛋白質含量不穩定。

  據農業部調查,2007年和2008年夏季,北方一些省份生乳蛋白質含量低於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別達75%和90%;某乳品企業6月份西北、中南、東北等三個區收購生乳蛋白質含量低於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別達75.8%、33.8%和24.9%。

  小規模散養,往往就在房前屋後,衛生環境不是那麼好,牛奶采集後保存條件有限,生鮮乳菌落總數更容易升高。

  還有一個現實,就是奶源還遠不能滿足乳業的加工需要,缺口高達40%—50%。這就造成收奶企業在奶源把關時,底氣不足。

  所以,無論蛋白質含量,還是生鮮乳菌落總數指標的設置,在保護消費者的安全的前提下,也要考慮我國乳業的發展現狀。

  眼下當務之急,是擴大養殖的規模,特別是優質規模化養殖的比例,改變當前奶源的供求關係。

  提高標準,倒逼質量提升,這樣的想法是不錯,可是如果脫離了實際情況,就可能導致乳業重創。如果現在就要求按照乳業發達國家的標準來執行,那麼占總量70%的散養戶絕大部分都要倒奶、賣牛、殺牛。奶源供應將更緊張,可選的優質奶源更少。

  當無奶可供時,乳品企業只得關門,消費者只能依賴進口。且不論進口乳品能否滿足國內的巨大需求,僅價格就不是每個老百姓都能承受的。而到時國外想怎麼提價,我們也只能無奈地接受。

  雖然不能為了保護民族產業而損害消費者的健康,但是在不損害消費者健康的前提下,我們是不是可以接受循序漸進地提高質量呢?

  最近,公眾對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質疑,是對國產乳品質量不信任的一次小爆發。提高乳品質量,重塑消費者的信心,養殖戶、乳品企業、行業協會、政府,都責無旁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