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吳建民:一中原則下找台灣國際空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0 10:16:00  


  中評社台北6月10日電/大陸前駐法大使吳建民昨在《走過衝突面向未來》系列演講中表示,本世紀中國最大的核心利益,就是保持發展勢頭,因此需要繼續對外開放,和外界合作;就台灣的國際空間而言,他說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以中國人的智慧,應該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中國時報報導,系列演講由中時報系旺報等單位主辦,邀請兩岸退休外交官暢談當年甘苦,全場座無虛席。吳建民說,一九七一年大陸進入聯合國之前,當時並無把握,內部仍有分歧,最後毛澤東拍板決定,“不去,就是脫離群眾。”代表團出發前,五千人在機場歡送。從北京飛上海,轉往巴黎,再飛紐約。 

  紐約機場有五百名記者守候,大陸代表團全部穿中山裝,記者無法分辨,選了一些身材魁梧之士拍照,沒想到拍到廚師和司機。台方代表團則黯然離去,時任三等祕書的戴瑞明昨與吳建民同時出席演講會,更是百感交集。他說,希望吳建民返回北京後反應,能把當年台方送給聯合國的禮物──孫中山手書《禮運大同篇》石碑重新豎立在聯合國大廈門前。 

  與談人前大使陸以正透露,當年台方希望讓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次,換取保留聯合國會員身分,但未能如願。 

  談到外交休兵,有人提問大陸對台灣參加國際空間和活動仍咄咄逼人,軍方更無好話,北京究竟誰說了算?吳建民說,胡錦濤主席(黨中央)說了算,台灣成為世衛大會觀察員是一個很大變化,從未有過,說明兩岸關係轉好;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他相信以兩岸中國人的智慧,能找到解決辦法。 

  陸以正表示,台灣的存在不是靠別國承認,亦非美國賞賜,唯一能靠的是自己。台灣為當今“外交學”創造一個新的意義,即“沒有外交關係的外交”。迄今世界有四十六國在台設立以商會和代表處(都有外交背景)為名義的機構,說明“中華民國”不是一個偏安的小朝廷。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