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仕波中將:駐港部隊改變港人對解放軍偏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4 08:33:55  


駐港部隊首度新增的特種部隊反恐作戰演練,讓市民看到目不轉睛。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解放軍報報道,紫荊花開,蓊鬱流香。作為“一國兩制”的實踐者,駐香港部隊走過了14年不平凡的歷程。面對中國共產黨為實現祖國統一的這次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駐香港部隊有著怎樣的體驗和感悟?當記者的足跡踏進香江河畔時,有幸專訪了駐香港部隊司令員張仕波中將。

  記者:進駐香港14年來,您覺得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張仕波:我理解,挑戰既是任務也是機遇。在“一國兩制”條件下駐軍,在我軍歷史上是第一次,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是“摸著石頭過河”。可以說,如何在“一國兩制”條件下經受住特殊任務和複雜環境的考驗,切實肩負起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神聖職責,是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也是我們始終面臨的最大挑戰,而且這個挑戰隨著形勢任務的變化,不同的時期表現各異。

  比如部隊駐港初期,官兵們面對“墻內社會主義,墻外資本主義”“營區內緊張嚴肅,營區外車水馬龍”的全新環境,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盡快“站穩腳跟、樹好形象、取信於民”。近幾年,駐軍的職能任務不斷拓展,三軍編制進一步理順,武器裝備進行了更新調整,我們思考更多的是怎樣大力提升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部隊建設創新發展,把駐軍打造成全軍一流的“標杆”部隊。

  記者:據報道,駐香港部隊近年來多次成功組織海空巡邏、海空難搜救演練、諸軍兵種聯合演習、跨營區機動演練等重大軍事活動,您覺得這些對落實“一國兩制”方針有怎樣的意義?

  張仕波:先給你講兩件小事:有一年駐軍參加香港海上空難聯合搜救演習的遠海搜救,在風大浪高、氣象複雜的情況下,僅用37分鐘就發現目標,此前曾有7個國家和地區參加該演習、連續9年未能發現目標,駐港部隊官兵的出色表現令所有在場的外軍指揮員和香港民眾嘆服。還有一次,56國武官團觀看駐香港部隊三軍一體化聯合演練,對駐軍的訓練模式和訓練水平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讚駐軍是“一流的部隊、一流的訓練、一流的士兵”。這些活動在世人面前充分體現了駐港軍人的良好素養和解放軍的軍事實力,彰顯的是國家主權,展示的是國威軍威,讓香港市民更加信任我們保衛香港的能力,為“一國兩制”方針在香港的貫徹落實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總是與它的軍隊強弱緊密相聯。香港順利回歸,正是依賴祖國的日益繁榮、軍隊的日益強大。近些年來,駐軍著眼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大力提升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實現了由“形象代表隊”向“戰鬥代表隊”的轉變。2009年,我們首次派人參加香港“樂施毅行者”越野競賽活動囊括冠亞軍,改寫了此項賽事無華人奪冠的歷史,去年再次參賽蟬聯冠亞軍,並打破賽會紀錄,在香港各界引起轟動。在近幾年駐軍組織的軍營開放活動中,最吸引市民眼球的是新式武器裝備展示,博得掌聲最多的是軍事課目表演,給市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軍事體驗項目。市民們參觀後都說有這樣訓練有素的解放軍保衛香港,他們覺得心裡很踏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