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斌:美國爆發嚴重金融危機後實力大為衰落,而中國在全球危機中一枝獨秀受到世界輿論注目,美國高層智庫曾公開聲稱將使用戰爭手段阻止全球權力向中國轉移。美國歷來將歐盟和中國視為兩大主要國際競爭對手,因此,為維護美元霸權很可能選擇向這兩個地區轉嫁危機。美國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和朝鮮半島緊張局勢推波助瀾,只能暫時緩解美元危機并將嚴重威脅全球經濟穩定,原因是美國并未因刺激經濟計劃出現真正的經濟複蘇,巨額銀行有毒資產和社會失業等深層次矛盾依然非常嚴重,驅使其採取金融戰爭和製造國際緊張局勢等特殊手段轉嫁危機。當前美國不斷在中國周邊製造事端,還僅僅是加劇緊張局勢遏制中國崛起,但是,由於美國高達天文數字的金融衍生品有毒資產具有摧毀性能量,當前美國金融和經濟危機僅僅將其釋放了很小一部分,一旦美國因危機持續深化、升級面臨著生存危險時,美國也可能鋌而走險將緊張局勢升級為戰爭。中國應堅持馬列主義深刻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深層矛盾,從戰略高度洞察美國加劇國際緊張局勢背後的經濟動機和霸權謀略,及早採取輿論、外交、經濟、金融等領域的反制措施,未雨綢繆預防戰爭危險并將其消除在醞釀、積聚階段。中國應敢於指出并促使世界各國認清美國挽救經濟危機政策的失誤,共同施壓美國停止濫發美元挽救天文數字的金融衍生品有毒資產,將資金主要用於刺激實體經濟和解決民衆就業,這樣才能避免美元危機不斷升級威脅美國民衆財富和各國外匯儲備,防止危機升級迫使美國右翼和軍工壟斷財團尋找戰爭借口,轉嫁危機損失并破壞世界各國人民的和平發展國際環境。
列寧曾作出了帝國主義就意味著戰爭的著名論斷,他指出“帝國主義戰爭,即爭奪世界霸權、爭奪銀行資本的市場和扼殺弱小民族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列寧所處的時代西方列強擁有軍事上的壓倒性優勢,因而優先選擇運用堅船利炮發動征服弱小民族的戰爭。但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在越南戰場遭受慘重失敗,美國發現通過軍事手段發動戰爭的代價越來越大,而掠奪財富和攫取壟斷利潤的收益正日益縮小,國際局勢變化迫使美國進行了戰爭手段和形式的創新,採取更加隱蔽的政策武器和戰爭形式攻擊國際對手。越戰失敗後尼克鬆提出放棄“冷戰遏制”戰略,轉向運用政治經濟手段進行謀攻的“緩和”戰略,將經濟貿易不是作為禮物而是作為武器,基辛格也提出通過能源、糧食和貨幣來控制世界格局,以扭轉當時美國經濟軍事霸權全面衰落的局面。這種帝國主義在不利形勢下被迫採取的戰爭形式變化,一方面說明壟斷資本和帝國主義的貪婪本性沒有改變,另一方面說明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不僅沒有過時、失效,而且具有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強大生命力,迫使帝國主義採取新的偽裝掩蓋掠奪財富的戰爭,需要根據新的形勢變化進行理論創新以揭露其偽裝。
二戰以後,西方國家實行社會改良政策緩和了經濟周期波動,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放棄“冷戰遏制”戰略轉向“緩和”戰略,展現友好姿態擴大社會主義國家的經貿往來,有人認為這些現象證明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已經過時了,其實,西方研究冷戰史的著名學者也承認,二戰後西方實行社會改良是因為受到了生存威脅,當時社會主義陣營像一把槍一樣頂住了西方國家的後背,迫使西方推行違反壟斷資本貪婪本性的一系列社會改良,採取同新自由主義的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截然相反的國有化和金融管制化政策,資本主義才改善數百年的一貫野蠻形象出現了罕見的“黃金時期”,美國在越戰慘敗後放棄了“冷戰遏制”擴大同社會主義國家交往,更是因為世界人民利用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作為有力武器,彌補軍事裝備的不足戰勝了帝國主義的軍事侵略,這些歷史事實非但沒有證明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過時,反而證明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具有改變歷史進程的影響力。但是,正如列寧指出西方願意積極擴大經貿往來并非意味著戰爭威脅消失,而是國際局勢變化迫使西方進行了戰爭手段和形式的創新,採取更加隱蔽的政策武器和戰爭形式攻擊國際對手。“軟戰爭”的出現暫時減少了“硬戰爭”爆發的頻率,但是,一旦美國運用“軟戰爭”攻擊國際對手獲得成功,大大削弱了國際對手擁有的經濟、軍事實力,從局部或整體上改變了國際實力均衡的格局,就隨時可能重新運用“硬戰爭”作為攻擊國際對手的手段,爆發“硬戰爭”的危險就會重新大大增加,美國實施“軟戰爭”瓦解前蘇聯并改變世界格局之後,又重新採取了帝國主義強硬姿態并進行軍事干涉,先後發動了入侵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這就意味著識別和抵禦新帝國主義的“軟戰爭”,對於防止“硬戰爭”和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