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劉必榮:拉登死後的南亞博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6 09:37:59  


  中評社台北5月16日電/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今天在旺報撰文,分析拉登死後的南亞局勢,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5月12日,印度總理辛格訪問喀布爾,與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會談。雙方決定建立戰略伙伴關係,印度並宣布要在阿富汗再投資5億美元,使印度在阿富汗的總投資達到20億美元之多。 

  卡爾扎伊在致詞時說,“阿富汗希望和巴基斯坦維持良好的關係,一種友善和兄弟般的關係。印度總理閣下對此一區域也有同樣的看法。我們的目標是為本地人民帶來和平與繁榮的生活。” 
 
  提醒不可信老美 

  這話講得耐人尋味。而如果把它和4月16日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訪問喀布爾的新聞放在一起看,就更可發現南亞情勢的複雜。今年夏天,美國計劃從阿富汗撤軍,到2014年完全撤出。所以3月兩國已就建立美軍撤走後的美阿關係展開談判。吉拉尼在這個時候到訪阿富汗,提醒卡爾扎伊對美國不可過於信任。美國過去曾失信於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所以不可依賴。阿國不如放棄跟美國的關係,倒向巴基斯坦這邊。巴基斯坦後面還有中國,比美國要可靠得多。阿國可以依賴中國協助去和塔利班談判,並重建阿富汗經濟。 

  喀布爾左右逢源 

  卡爾扎伊當然不會完全聽吉拉尼的。在美軍撤出已成定局的情況下,阿富汗現在是兵家必爭之地。巴基斯坦、印度、伊朗、俄羅斯,都想在阿富汗分到一杯羹。阿富汗也樂得周旋在各大國之間,並以此態勢向各方喊價。這才有吉拉尼4月16日到訪喀布爾之後,不到一個月,5月12日辛格便也接著到訪。也才有前面卡爾扎伊那段左右逢源的話。 

  但是吉拉尼和辛格的訪問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一是在賓拉登遭擊斃之前,一是賓拉登被擊斃之後。 

  兩強南亞相制衡 

  賓拉登被擊斃,對南亞情勢有下面3個影響:第一是加速美國的撤軍。賓拉登伏誅,反恐戰爭進入新的階段,美國在阿富汗的任務告一段落,撤出阿富汗的政策將更為堅定。第二個影響是美巴關係跌落谷底。美巴在反恐戰爭中不同調早已不是祕密。如今賓拉登在距離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城那麼近的地方被發現,巴國無論是情報失靈或刻意隱瞞,均難辭其咎。兩國交惡,勢必影響南亞新秩序的建立。第三是印巴關係。辛格一個多月前以“板球外交”重新啟動印巴的和平進程,國內鷹派對此舉能否帶來真的和平一直存有懷疑。今賓拉登伏誅,印度鷹派趁勢崛起,指由巴基斯坦包庇賓拉登一事可知,巴國根本不可靠,與之謀和不啻與虎謀皮。剛剛萌芽的板球外交就這樣因著賓拉登的死亡而夭折。 

  順著上面3個發展可以預測,美巴交惡,巴基斯坦將會向中國靠得更緊。印度也會加緊藉爭取阿富汗來與巴國抗衡。印度反對塔利班,巴基斯坦支持塔利班,卡爾扎伊政府內部,也分成親美派與反美派相互較勁。另外還要加上最近因阿拉伯世界動盪,而勢力趁機興起的伊朗。做為阿富汗西邊的鄰國,伊朗當然也不會在阿富汗問題的博奕中缺席。 

  所以現在就看中美兩國了。中美兩國固然有共同的戰略利益,但一些區域國家如巴基斯坦,也想把兩國拉進南亞相互制衡。美國在阿富汗問題上會如何善後?阿富汗最後是誰家天下?塔利班會成為誰的棋子?中國在面對南亞的新機會時,又會怎麼進行戰略布局,從而牽動中美印3國關係?這都是我們持續觀察的脈絡。 


    相關專題: 拉登被擊斃 美國將“越反越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