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斷把台灣尊嚴拿來踐踏和玩弄的,其實是台灣的噬血政客。 |
中評社台北5月14日電/聯合報14日發表社論說,民進黨指控世衛組織文件以“中國台灣”的名稱矮化台灣,並藉此強烈反對“衛生署長”邱文達出席本屆世衛大會。但根據“外交部”的紀錄,扁政府從二○○五年起曾十八次以“中國台灣”名義參與世衛各項技術會議。要論“喪權辱國”,民進黨恐怕更名副其實。
社論說,台灣外交處境不易,這是“國家”的難局,也是藍綠不論在朝在野都要共同面對的問題。但對民進黨而言,這卻提供了它取之不盡之靈感、用之不竭的彈藥,可以隨時用來攻擊國民黨“喪權辱國”。至於它自己,則似乎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執政時心理上既沒有國家遭矮化的愧疚感,在野時更可據此為武器而大玩內鬥、大搞內耗。民進黨更關心的,恐怕不是什麼國家尊嚴或人民的光榮感,而是它自己可以從中榨取到什麼政治利益。
要問的是:民進黨執政時曾十八次以“中國台灣”的名義參加世衛技術會議,為何未曾受到“喪權辱國”的罵名?亦未遭反對黨譴責為自甘矮化?可能原因之一,是國民黨不知藉題發揮,以民進黨之矛、攻民進黨之盾;原因之二,是國民黨理解這是“國家”處境使然,自覺應該共體時艱,不應為此作無謂的內耗。癥結也許就在國民黨對此類議題過於畏戰、怯於辯論,致使問題在同一層次不斷重複循環,無法釐清社會疑惑;問題是,如果國民黨也加入這個醜陋的遊戲,台灣的尊嚴要靠誰來顧惜?
社論說,民進黨執政時接受“中國台灣”的名稱,在野時卻以此苛責國民黨“賣國”,這不僅暴露了民進黨的人格分裂症,更說明台灣在此議題上已徹底遭到民進黨綁架,許多民眾淪為其政治玩物而不自知。不可否認,民進黨在引導政治的本土化走向上確可居功;然而這套內向型戰術在碰觸到國際疆界時,則毫無開展作用,反而只會徒增內耗,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反觀國民黨的戰略,在不聲張中使“中國台灣”的名稱提升為“中華台北”,更促成署長能代表台灣出席世衛大會,這才是有益“國家”的務實作法。面對自己的左支右絀,民進黨必須誠實調整路線,不能再在“國家”的傷口上撒鹽,卻兀自發其國難財。
歷史是一面照妖鏡,民進黨執政八年所留下的足跡,一再暴露它的善變與反覆的嘴臉。世衛組織名稱只是一例,回顧過去一年人們看到的種種,包括:扁政府當年大手筆發放陸生來台補助,卻回頭譴責藍營吃裡扒外;蔡英文坐領十八趴優惠,卻反咬公教十八趴;綠色執政時大力推動國光石化、中科三期與核四計劃,如今為了選舉全面翻臉加以杯葛。如此出爾反爾的政黨,連誠實面對人民都做不到,要說有反省及開創能力,誰其能信?
台灣的生存戰略,取決於實際參與,而不取決於名稱;台灣的外交戰場,在乎國際場域,而不在內部鬥爭。這項原則,是我們歷經半個多世紀累積的苦澀經驗,不容錯認或混淆。蔡英文日前表示,外交議題應該不分藍綠、超越黨派,共同面對挑戰;還說讓台灣有尊嚴地參與國際社會,是全體國民努力的目標;這樣的認知,是正確的態度。問題是,她一方面宣示得如此堂皇,一方面卻仍放任綠營在那裡叫囂,反對邱文達出席世衛大會,還指控當年連戰與胡錦濤密會達成了矮化台灣的協議。如此說一套、做一套,如何“超越藍綠”、走出台灣困局?
社論說,台灣的“外交”困局不是一個假議題,但不斷把台灣尊嚴拿來踐踏和玩弄的,其實是台灣的噬血政客。這正是台灣民眾應該認清的本質:那些高喊“喪權辱國”的人,曾經臉不紅、氣不喘地接受他們口中的“矮化”;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於要如何擺脫矮化根本無計可施,甚至還自私又貪婪地想從“矮化”中揩點政治油水。你以為他們真關心台灣尊嚴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