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後震災時期”中日關係的新走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0 00:08:07  


  中評社北京5月10日電/人民網刊載作者蔣豐的文章指出,進入日本“後震災時期”的中日關係走向將會如何?近日訪華的日中友好議員聯盟代表團和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分別受到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高規格接見,被認為是中日關係“步入改善軌道”的積極信號,“震後”中日雙方審慎謀求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友善景氣”的意圖較為明朗。

  來自北京的消息說,習近平副主席於5月4日會見以高村正彥為團長的日中友好議員聯盟代表團,隔日又會晤了“來華參加中日民間交流活動”的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一位是對華友好派的前外相、一位是被曝主張“親華遠美”的民主黨前任首相,外交觀察家們指出這兩場會見可能具有高層“傳話”或“指向”的意味。新華社證實,“高村轉達了日本首相菅直人的問候”,這使會見內容更加引人注目。

  據報道,習近平對震後首批來華的日本政要再釋善意,重點指向四個方面,實際上為中日關係的改善定了調。

  一是進一步增進政治互信。習近平強調,中方始終將中日關係放在外交戰略全局的重要位置,願同日方一道,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牢牢把握中日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自日本震災以來中國領導人利用各種場合已不止一次傳遞了相同的訊息。其中核心內容是增進中日政治互信,尤其是保持中日領導人的密切互動與溝通。日本政府也多次表示對改善兩國關係願望強烈。定於本月21日在東京舉行的第四屆中日韓首腦會晤,能否順利實現自“撞船事件”後的首度“溫菅會”,一掃去年兩度“走廊寒暄”的尷尬,將是一個重要測定指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