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國際油價暴跌 國內調價或延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8 09:02:10  


  中評社北京5月8日電/在進入5月之前,國際油價原本一直高歌猛進,中國成品油零售價格的調價窗口眼看著就要再次打開。不過,6日國際原油的大跌似乎給國內成品油調價增加了變數。

  東方早報報道,由於利比亞戰事不休,5月前,布倫特(Brent)向130美元一桶大關挺進,大有一舉打破2008年高點之勢。在此背景下,自4月7日中國年內第二次上調成品油零售價格以後,僅到5月5日,根據息旺能源的數據,三地原油(布倫特/杜拜/辛塔)加權均價變化率便已達到6.99%,遠超4%的調價紅線。

  如果不出現連續大幅下跌,則到5月9日,調價的另一條件:22個工作日也將滿足,調價窗口再次打開。

  而經過昨日的暴跌之後,這一變化率終於止住了上漲的勢頭,小跌了0.02%,降至6.97%。雖然昨日凌晨國際原油下跌幅度極大,但是考慮到變化率計算的是多日均值,因此攤平之後改變幅度相當有限。

  此前曾有觀點認為,本次調價國家發改委可能一改之前高油價時代調價滯後的特點,選擇及時上調。不過目前看來這已不太可能。

  息旺能源分析師儲節旺稱,發改委應該會選擇進一步的觀望,看未來走勢會如何。哪怕企穩,不大幅下跌,5月9日保持在4%的紅線之上,也不會立刻調。

  因為公眾不會在意22個工作日平均下來上漲了多少,他們會很在意之前一周剛剛暴跌過。所以在這種輿論壓力下,及時上調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未來肯定還有一次上調油價。因為國際油價今年以來上漲了30%,但是國內兩次上調幅度相加也僅僅是10%出頭,嚴重不足,還需要再調一次。

  而按照2009年發改委頒布的《石油管理辦法(試行)》,當油價高於130美元一桶時,國家才會選擇不調或者盡量少調整油價。因此,在目前油價尚未達到130美元的天花板時,國內至少還有一次上調的空間。

  雖然下周調價可能性不大,但是國際油價下跌還是有利於防止國內柴油荒的再現。

  能源研究機構東方油氣網油品部主管馮臻表示:“進入5月國際油價的變臉已經讓市場的調價預期轉淡,山東地煉率先開始調低報價,如果國際油價回調持續,預計中石油、中石化等主營單位的成品油報價也將調低。”這樣一來,國內調價預期的轉變可能刺激市場釋放資源,選擇出貨,從而降低囤油待漲的可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