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媒體觀察:中印合作 一舉四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6 00:26:57  


 
  我國南連印度、北接俄羅斯,經濟總量又在“金磚國家”中占一半,如能成為中俄印合作的中心,就自然是“金磚國家”的中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俄印合作的中心不是中國,而是俄羅斯。

  俄印兩國在蘇聯解體前是傳統盟國,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聯繫千絲萬縷,只要俄羅斯走出解體後的困境,步入經濟發展的快行道,馬上就可以同印度重溫舊夢,恢復並加深一切往來。

  而中俄之間多年交惡,一直到蘇聯解體前兩三年,才恢復正常交往,儘管雙方一再示好,關係仍然脆弱。例如,經過科索沃戰爭、反恐合作、上海合作組織建立等一系列的實際考驗,中俄兩本來應當把經濟合作擴展到能源領域,經過從1994-2003年的九年談判,終於決定從伊爾庫茨克州的安加爾斯克到黑龍江省的大慶,修建石油管道。不料這時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進來攪局,承諾提供巨額貸款,誘使原定“安大線”改道到沿海邊區納霍德卡,為日韓兩國供油。普京政府動搖,答應同時搞“安大”、“安納”兩條管道,後因“安大”主要承建商、石油寡頭霍多爾科夫斯基被捕,“安大線”又擱淺。

  誰知日本人見輕易得手,立刻翻臉加價,要俄在北方四島問題讓步。使本想待價而沽的俄方惱怒異常,立即宣布“安大”、“安納”兩案均未獲通過,改修伊爾庫斯克州的泰舍特至納霍德卡的“泰納線”,而在斯科沃羅季急轉南下中國大慶。全長1000公里的中俄石油管線2005年動工,2011年1月修通,首日供油4.2萬噸,年供油1500萬噸,最大年供量為3000萬噸,一舉增強了我國的石油安全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