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經濟日報:信評機構發出的警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3 10:20:09  


  中評社台北4月23日電/台灣經濟日報22日社論說,飽受金融海嘯摧殘的美國,最近債信被美國三大信評機構之一的標準普爾降為負向,舉世震驚,更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美國的國債之所以急遽飆升,月內即可能達到國會所訂定的14.3兆美元舉債上限,正是金融海嘯以及其後為搶救美國經濟大力從事赤字支出、寬鬆貨幣政策所致;然而,觸發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之一,正是這些信評機構。要不是他們將投資銀行巧妙包裝的垃圾衍生性金融商品評為AAA最高等級,這些垃圾商品何至於暢行無阻地充斥美國市場乃至流溢全世界,終於爆發為有史以來最可怕的金融災禍?因此,金融時報專欄作家馬丁沃夫的近作劈頭就點出,“標準普爾居然還有資格對美國公債說三道四,實在令人震驚!”識者都不免會心一笑。不過,所謂“不以人廢言”,儘管標準普爾失信於天下,但美國國債飆升,也的確令人悚然而驚。 

  社論說,令人憂心的,不是美國朝野能否在下月中旬美國財政赤字漲破舉債上限而發生違法後果前相互有所妥協,進而度過難關,更不是一旦債信真正降等,美國政府未來舉債成本會增加多少;而是美國政府從金融海嘯之前到金融海嘯爆發已近三年的今日,一連串短視近利、以鄰為壑的行徑,會一直持續下去,甚至愈演愈烈,讓全球都深受其害,美國更自陷深淵。 

  美國做為全球首強,所發行的美元又是國際貨幣體系的基石,而美政府卻以濫發美元的所謂量化寬鬆(QE)手法牟取短利,完全不顧亞洲及其他國家熱錢橫流、投機肆虐及泡沫急脹的危機;更以國際準備貨幣印鈔者的身分,下海參與貨幣戰爭,極力貶低美元求取國際市場占有率。這些飲鴆止渴的作為,不僅自招禍患,更有可能導致既有國際貨幣體系的不安,使已經搖搖欲墜的美元本位體系不免於傾頹的風險,甚至讓全球經濟秩序忽然崩壞。 

  因此,當標準普爾70年來第一次對美國債信發出如此驚人的警告,我們不欲加諸種種陰謀論的揣測,反而認為這樣的警告猶失之過輕、為時太遲。我們所期望的後果,也不僅僅是美國國會妥協提高舉債上限,或奧巴馬政府略微壓縮已無比巨大的財政赤字;而是美國朝野都能認清,岌岌可危而且還被刻意貶值的美元,並不是上天賜給美國的禮物,讓她可以隨意印發向全球各國予取予求,而是全人類共有的寶貴資產,切不可再肆意糟蹋作踐。 

  因而在削減財政赤字的同時,美政府要儘快收起強力壓低基準利率幾近於零,並肆無忌憚從事量化寬鬆政策乃至QE2、QE3的政策,讓美元與美債的地位再趨穩固,而全球經濟秩序也能早復正軌。 

  社論說,如果不此之圖,仍一味胡亂舉債、濫發美元、強抑匯率,全球經濟的擾攘固然難以止息,受害最大的,恐怕會是美國本身。因為兩年多來美國的行徑早為各國側目而視;不久前的G20峰會,19個國家的領袖異口同聲指責美國濫發美元的作為;日前由所謂“金磚五國”共同舉行的峰會中,也將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列為首要目標。可見美政府不愛惜羽毛、嫁禍江東的手法,已引起公憤,而其一手主導的美元本位制度也成為千夫所指。 

  社論說,當這樣的氣氛日漸濃厚,而新國際貨幣體系也醞釀成熟,不排除若干時日內,美國將忽然失去國際貨幣準備印鈔權的獨厚地位,使美元、美債及其他以美元計價而流通全球的金融資產一夕失色。屆時不僅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將無法以美元埋單,流通在外的美債、美元也將成為立刻需要兌現的巨大負債,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恐將隨美元的價值而一落千丈。這才應當是信評機構對美國發出的警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