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航母赴日救災另有所圖?欲獲取額外補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9 13:48:25  


  中評社北京4月9日電/香港《文匯報》8日刊出評論說,在日本地震發生的當天,美表示派出兩個航空母艦群前往救災。美航母往日本“救災”,需要日政府無條件所有補給,這才是白宮“核中取栗”的真諦。面對日本核洩漏危機,計劃“救災”的美航母群已在第一時間迅速駛往太平洋外海。美第七艦隊的3艘艦船,在駛往災區途中也悄悄地改變航向,顯示“航母救災”是“核中取栗”來去無蹤。

  文章摘編如下:

  日本3月11日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核危機等災難,給日本帶去極大的災難。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分別派出訓練有素的救援隊前往救援,獲得日本人民的高度讚揚。在日本地震發生的當天,美國總統奧巴馬立即表示,美國派出“華盛頓”號和“裡根”號兩個航空母艦群前往日本救災,“一群已經在日本”,另一群“正在前往日本的路上”。航母的功能是攻擊別人,用載滿導彈、炸藥和只懂得攻擊他人的士兵“救災”,猶如是用刺刀來給病人做手術,沒有實質意義。

  航母艦隊往日本“救災”,需要東京政府無條件為20多艘艦隊的2萬名官兵,提供3個月至少2億美元除炮彈以外的所有補給,這才是白宮從災區“核中取栗”的真諦。

  “一群已經在日本”,另一群“正在前往日本的路上”,說明航母的初衷並不是救災,而是承擔著某種軍事行動,“救災”只是因為日本遭受地震臨時更名而已。奧巴馬還表示,美國準備對日本提出的任何請求提供“幫助”,並已經動員包括艦船和空中力量準備全力協助日本救災。事實上,奧巴馬上任以來,就一直在打日本的主意。地震發生後,最緊急、最需要的是要迅速從倒塌的樓房中救出幸存者,而非“海上和空中力量協助救災”。

  美國現有11艘航母游弋在世界各地海域。駛往日本的“裡根”號航母是美國目前最先進的核動力航母,具備強大的攻擊體系,包括導彈、火炮、電子對抗系統、“海麻雀”導彈發射裝置,可攻擊飛機和截擊敵方的巡航導彈。20毫米的近程火炮系統每分鐘能發射3000發以上炮彈,能有效攻擊對方軍事目標。兩台核反應堆為航空母艦提供幾乎是無限期的30節以上續航能力。8台8000千瓦汽輪發電機提供的電力可供10萬人口的城市使用。

  “裡根”號航母編隊由1艘航母、3艘防空型巡洋艦或驅逐艦、3艘反潛驅護艦、2艘攻擊型核潛艇、2艘後勤支持艦組成,共有11艘艦只,航母的最大威力來自艦載機,“裡根”號航母設有F-14戰機24架,F/A-18戰機24架,鷹眼預警機4架,戰術電子戰機4架,反潛飛機6架,及反潛直升機中隊等。飛機總數可達到百架,能夠24小時不停頓地進行戰鬥巡邏。設計這種航母時,特別注重其遠程搜索、警戒和打擊能力,但唯獨沒有抗震救災的內容。

  核事故讓“救災”艦改變航向

  很明顯,航母參加“救災”,只會增加日本的負擔和麻煩,根本不可能救災。事實上,美國的航母也沒有救出一個災民,顯示奧巴馬將“救災”變成一個術語。日本政府對美國提出援助請求,但沒想到卻是要為龐大航母艦隊提供額外給養。據《星條旗報》報道,“第七艦隊3艘驅逐艦亦已駛往日本方向,協助日本當局進行海上搜救行動”。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打響以來,華盛頓就多次要求日本為美國軍艦免費加油,甚至要求東京政府支付美軍駐阿富汗部隊的全部軍事費用。

  福島核電站機組相繼發生爆炸、起火後,核電站外偵測到兩種放射性同位素,顯示核反應堆核心發生“熔化”,由於情況繼續惡化,福島核電站基本上已經報廢。核電站周圍地區可能在未來數十年都不適宜人類居住。面對如此局勢,計劃參加“救災”活動的美國航母群已經在第一時間迅速駛往太平洋外海。美軍第七艦隊的3艘艦船,在駛往災區途中也悄悄地改變航向。顯示“航母救災”是“核中取栗”來去無蹤。


    相關專題: 日本大地震 福島核危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