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下周一首單成行 人民幣IPO待解5難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7 10:47:49  


  本港首隻人民幣IPO破冰在即,各方正積極備戰。不過,有市場人士擔心,本港人民幣存量不足,加上人民幣回流機制尚未完善,本港人民幣IPO可能面臨“雷聲大,雨點小”的發展困局。
  
  長實(001)分拆的匯賢房託月初終獲證監會通過,並將於11日(下周一)至19日公開招股,最快在本月29日上市,意味着本港首單人民幣IPO(首次公開發行)即將成行。

  為迎接人民幣第一股,各方已積極備戰:

  券商忙着“撲水”,耀才證券(1428)行政總裁陳啟峰表示,由於不少銀行“惜售人民幣”,他們主力向收款銀行“撲水”,目前該行備有100億元的人民幣“彈藥”,供孖展客用。

  銀行界則不惜以“蝕本價”吸客,如中信銀行推出年利率1厘的高息作餌。

  投資者方面,無論機構投資者還是散戶,已“密密儲”建立私人人民幣“資金池”。
 
  存“雷聲大雨點小”之憂

  不過,在市場熱切期待人幣第一股誕生的同時,證券界對其發展存有不少憂慮。

  憂慮一:是否有足夠的人民幣存量支持一二級市場。“本港雖有超過4000億人民幣存量,但當中有不少是外貿款項,就算它們參與IPO,一旦有其他用途,便會抽離,股價很容易舞高弄低,對投資者很不利。”華泰金融(香港)分析員陳裕說。

  根據中銀香港測算,本港人民幣資金池至少要達到5000億元,才能初步具備推出人民幣新股的條件;而人民幣存款規模要達到15000億左右,才能實現一個較具規模的發展。

  憂慮二:市民每日只能兌換2萬元人民幣,令一二級市場買賣受限。陳裕認為,中央今年內放寬人民幣兌換數額的機會不大,一方面正受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對其經濟的衝擊,須防止熱錢流入,另一方面要解決通脹問題,若人民幣回流量較大的話,恐會增加調控通脹的難度。

  憂慮三:券商“曲”借孖展困難大。根據現時條例,簽署《清算協議》的銀行,不可以向個人提供人民幣貸款;同時,企業亦不能向銀行借入人民幣,再向其個人客戶提供人民幣兌換或借貸。

  目前可行方法是:券商須向銀行拆借港元,再自行兌換為人民幣,為客戶提供新股孖展。不過,海通國際副行政總裁李耀榮大呻,“莫說要兌換逾億元人仔,只是要逾千萬元已不容易。”

  憂慮四:券商繳付給港交所的各項稅收,仍維持港元計算,變相券商要承受匯率風險。陳裕笑說,除非港元沒落了,才可以用人民幣代替。

  憂慮五:站在企業角度,“人民幣如何回去是一個很大問題”,陳裕說,如果人民幣回去涉及的成本很大,企業未必會願意在港用人民幣IPO。“除非他們與中資銀行合作,保留在港籌集的人民幣,放款則在內地銀行進行。”
 冀TSF解決人幣存量不足

  針對上述憂慮,港交所最快於下半年推出“人證港幣交易通”(Trading Support Facility,TSF),解決人民幣存量不足問題。TSF建立的目的是讓投資者在未取得人民幣時,亦可以用港元購買人民幣股份,有助活躍二級市場買賣。

  另外,市場已開始研究“雙幣雙股”IPO,即將同一隻股份,分為兩種貨幣進行集資。中央證券登記董事總經理鍾絳虹透露,首隻進行“雙幣雙股”IPO的新股將會是一隻“大眾情人股”,但目前仍處於探討階段,詳情不便透露。

  “雙幣雙股”IPO研究中

  中銀國際副執行總裁謝湧海亦表示,“人民幣存量正在加速增加,每個月淨增500億至600億元,按此速度發展,到今年底,本港人民幣存款可達1萬億元,足以支持最初的IPO項目。”

  至於回流機制方面,謝氏認為,“只要美元可以進入內地的途徑,如外貿支付、直接投資等,人民幣均可以。”他說,目前人民幣回流問題不大,只要不觸及到境內股票、債券及衍生產品等資本市場交易,在港籌集的人民幣都可根據外匯管制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回流內地。

  建回流機制更顯迫切

  國泰君安國際執行總裁閻峰強調,企業在港籌集人民幣後,如果拿不回內地,搞人民幣股票,只是搶先概念,對企業來說,沒有實質意義。所以,他認為,類似小QFII的回流機制特別重要,並相信小QFII肯定會出台。

  交銀國際研究部副總裁何志忠認為,若首隻人民幣IPO試水成功,相信陸續會有企業來港做人民幣IPO。他說,有內地房地產企業亦有意透過人民幣IPO集資,如富力、中海外等正躍躍欲試。不過,目前尚處於“襄王有意,神女無心”的階段。(來源: 香港商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