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麗青鼓勵學弟學妹說,要做台灣報道的記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用客觀的態度進行報道,希望兩岸百姓通過兩岸媒體了解更多情況,消除誤解,互相熟悉。 |
中評社北京4月6日電/職業裝,標準的微笑,親切的聲音。昨日,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兼新聞發言人范麗青作為廈大90週年校慶的傑出校友,走進廈門大學人文學院,給學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 《兩岸關係與新聞交流》講座。
東南網報道,“我在2004年‘兩顆子彈’發生後的第二天,到了台北,看到當時羅大佑等人在遊行時,他們專門打出‘不要藍綠,只要黑白’的布條。可能因為我們熊貓沒給他們,所以他們還沒有黑白。”
范麗青詼諧幽默又心繫兩岸和平統一大業,難怪台灣媒體評論:“這位新聞官正借著流利的閩南語和女性特質,以溫和柔性的形象,拉近與台灣媒體、民眾的距離。”
赴台採訪 看到台灣從繁榮到沒落
范麗青1983年畢業于廈門大學中文系,開場白時,她說道:“確切地說,以前有做過一些培訓,但這是我第一次真正站到講台上,尤其是回到自己的母校,台下坐著的都是老師以及學弟學妹,誠惶誠恐。”
從新華社高級記者到如今的官職,范麗青走得很自然,這與她的專業和實踐經驗分不開。她說,1991年她剛到台灣採訪時,那時台灣確實很富裕。“台灣人驕傲著呢,當時跟一些記者比較熟悉了,他們就拿著一瓶可樂問我們‘大陸有沒有這個?’”范麗青說道,“用閩南話說,就是‘台灣錢,淹腳目’,也就是說台灣的錢都淹到腳踝上,可以鋪路了。”
2000年,亞洲金融危機時,台灣就開始陷入困境,到2003年,台灣已經陷入負增長,一直到2009年,台灣的民眾收入,十年都沒有前進。“2001年我去駐點時,到南部時,發現很多店舖都是關門的,我去了高雄的新光三越,上到三樓,再往上時發現,商鋪全都關門,租不出去了。”
兩岸關係
從“嚇大唬大”到大發展
談起兩岸關係時,范麗青講了一個故事,她第一次赴台採訪,跟台灣記者開玩笑說:“我是‘嚇大’(廈大)的。”而台灣朋友則跟她說:“我們是 ‘唬大’(輔仁大學)的。”
“兩岸前身就是這樣互相嚇唬過來的。”范麗青說,1979年她到廈大唸書時,晚上6點半,白城海灘是有宵禁,不能下去的。兩岸從30年前的戰火紛飛到軍事對峙,再到1979年,發生了重大的巨變。
兩岸新聞
交流起步早,形式越來越多元
兩岸一步步走向大交流大發展,新聞媒體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范麗青說,兩岸新聞交流開始得很早,1986年,台灣《自立晚報》的兩名記者,就率先繞道日本,來到大陸採訪。5年後,她也跟另一名記者,借著兩岸漁事糾紛事件,被批准到台灣採訪,第一次傳回台灣的信息。
1991年第一次赴台採訪,2001年才開始駐點,當時台灣媒體有一篇評論,說兩岸新聞交流,蹉跎了十年,才邁出一步。“2001年,到現在又十年了,我們在推的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還沒有實現。”范麗青說。
除了這一點,范麗青也表示,現在兩岸新聞交流越來越多元,“如兩岸主持人聯手主持晚會,《海峽導報》和台灣的 《民眾日報》也有合作,東南衛視與台灣電視台的合作等。”范麗青說,“我們希望老百姓通過兩岸媒體可以了解彼此更多真實的情況,使兩岸老百姓互相了解,互相熟悉,並通過熟悉結合到一塊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