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31個省份檢出日本核事故極微量放射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4 08:57:15  


中國31個省份檢出日本核事故極微量放射物(南方日報)
  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可能對我國產生的影響,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4月3日權威發布:昨日,我國內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部分地區空氣中監測到來自日本核事故釋放出的極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各地環境輻射水平較昨日沒有明顯變化。對食品和飲用水的抽樣監測結果無異常。

  此外,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取水口附近電纜竪井側壁出現的裂縫,高放射性污水直流入海,東電前昨兩日採用混凝土和“高分子聚合物”填堵的努力皆告失敗。

  環境輻射水平無明顯變化

  新華社報道,昨日(3日),我國內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部分地區空氣中監測到來自日本核事故釋放出的極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中,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貴州和寧夏同時監測到了更加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銫-137和銫-134。各地環境輻射水平較昨日沒有明顯變化。對食品和飲用水的抽樣監測結果無異常。

  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綜合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國家海洋局、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衛生部監測分析認為,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不會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造成危害,無需採取任何防護措施。

  堵漏失敗污水仍直流入海

  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取水口附近電纜竪井側壁出現的裂縫,東京電力公司昨日說,採用灌注混凝土填堵的努力已告失敗,正將吸水膨脹的高分子聚合物注入竪井“上游”,以期截斷高放射性污水。但隨後發現流入海水中的污水量並沒有減少。

  東京電力公司在竪井旁的混凝土地下隧道上方開鑿了孔穴,然後注入這些“高分子聚合物”。這種物質吸水後體積將膨脹50倍。

  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則表示,儘管新措施沒有立即見效,但核電站現場的工作人員還沒有放棄,並且最終結果可能要等到今日才會知道。

  檢測數據顯示,竪井內污水所含放射性碘-131的濃度相當於正常運轉中反應堆內水相關數值的1萬倍以上。

  上述竪井側壁2日被發現有約20厘米長的裂縫,高放射性污水從該裂縫直流入海。當天,東京電力公司分兩次向竪井內灌注混凝土,希望堵塞裂縫,但努力以失敗告終。

  核電站兩失蹤者遺體找到

  東京電力公司昨日宣布,在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渦輪機房地下室發現了3月11日大地震之後失蹤的兩名工作人員的遺體。這是東京電力公司首次確認有福島第一核電站工作人員死亡。

  東京電力公司說,2人遺體於3月30日被找到,他們身上均有多處外傷,推測可能死於出血性休克,遇難時間在3月11日大地震當天16時左右。兩名遇難者是24歲的小久保和彥與21歲的寺島祥希,他們生前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第一運轉管理部工作。

  日本警察廳3日宣布,截至當天20時,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強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已確認造成12087人死亡,目前仍有15552人失蹤。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