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日報寄語西方國家:以武求利 必遭其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4 09:23:56  


 
  一廂情願行事急 恐為他人做嫁衣

  敵人的敵人不見的是朋友,這是歷史無數次證明了的真理,然而“愛憎分明”的西方國家理解這一點總是很吃力。當前,中東地區各種力量角逐,形勢變化不定,冷靜觀察、慎重為先才是高明之舉。某些西方國家總是喜歡將一個模式遷移到另一個時間和另一個地點,而且總是一廂情願認為自己代表著正義。這種“騎士情結”造就了想法與現實的鴻溝。當前的“人權衛士”或許腦中勾勒的是第二個波黑模式:利比亞的反對派武裝就是當年的科索沃解放軍,卡氏就是當年的米洛捨維奇,而戰後的反對派政府會懷著感恩手捧鮮花歡迎他們的解放。然而事實能否如願很讓人懷疑。

  軍事行動缺方向 目標能力不統一

  成於縝密,敗於倉促,兵者國之大事,當三思而行。此次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缺乏明顯統一的目的,開戰數天就曝出內部的不睦。不妨站在西方國家的角度點評一番,若是企圖全面佔領利比亞,以武力直接攫取石油,恐難實現。利比亞國土面積接近阿富汗的三倍,雖然人口不多但處於伊斯蘭世界的腹地,阿富汗戰爭前車之鑒近在眼前;如果要扶持反對派推翻卡扎菲政權,單靠空中打擊摧毀政府軍,將雙方實力拉平是不夠的,敵對雙方陷入長期“拉鋸戰”的可能較大,近期難以達成目的;若派出大量地面部隊直接參戰,不僅師出無名,而且必然會被拖入持續的戰爭;採用“斬首”打掉卡扎菲或許是個好辦法,但究竟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局勢呢?對於法英來講,究竟能抽調多少資源用於這場戰事是個問題,用兵規模與戰略目標在當前尚未搞清楚。美國主張“利比亞的事情應由利比亞人自己解決”,或許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認為間接路線事實上要比直接打擊好得多。退而言之,摧毀一國國家機器容易,但徹底征服民眾很難,總的來看,在伊斯蘭文明土壤之上嫁接西方式的民主與自由頗有難度,即使西方不惜血本建立一個榜樣政權也難為普羅大眾所接受,孱弱的阿富汗政權就是一個先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阿拉伯世界風雲突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