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京媒:日本海嘯後世界反思“沿海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4 00:32:47  


 
  近代以來,也有些國家考慮到沿海地區易受自然災害衝擊,且缺乏戰略縱深,不利於國防安全而做出“遷都”舉措。如蘇聯成立後,將首都從沿海的聖彼得堡遷回內陸的莫斯科。最近幾年的例子是緬甸將首都從仰光遷往內地的內比都。此外,巴西上世紀50年代遷都,也有開發內地的考慮。為擺脫對沿海港口的依賴,德國在戰後重點發展魯爾工業區和波恩高科技區。俄《生意人》14日報道說,俄羅斯的主要城市很少在沿海,“因此,地震和海嘯不會對俄經濟產生大的影響”。

  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維為認為,一般只有幅員遼闊的國家才有沿海與內地的區別。與中國一樣,靠海地區,特別是又有江河與內地相連的沿海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各國製造業和內外貿易相對集中的地區。但這些年,中國內地發展的速度並不遜色於沿海地區,如新疆對整個中亞地區的經濟已有輻射能力,而雲南和廣西的發展也影響到東南亞。張維為表示,中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總體上不屬於地震活躍帶,另外,從日本到我國台灣的所謂“第一島鏈”客觀上削弱了海嘯襲擊的可能性。儘管如此,中國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沿海地區的產業布局,看看有沒有什麼漏洞。

  北大學者張頤武認為,無論是沿海發展問題,還是海洋安全問題,人類都應增加風險意識。不過,人類通過海洋獲取經濟利益、開發沿海地區的趨勢不會有根本改變。也有專家表示,不能因為存在海洋安全風險,就放棄開發海洋。但無論如何,頻繁發生在沿海地區的地震、海嘯,已給各國沿海地區的發展構成壓力。美國一些網站呼籲:“不要購買沿海地產,全球融冰將把它們全部淹沒。”在加拿大大溫哥華地區,原本熱乎的房地產業在日本地震後變得冷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